很久以前,在南美大陸的荒原大地上,一群智者鏤刻出一組晦澀、神秘的幾何圖案——納斯卡線條。后人們對這些龐大線條的蘊意憑空猜測、眾說紛紜,至今沒有權威的答案。但有一部分人堅信,古人們一定是發明了一種能載人上天的飛行器,否則雕刻者們不會費盡心機地去創作這些只有在高空俯瞰才能欣賞到的神秘線條。這一創舉,發生在兩千年前。
明朝時,有位名叫萬戶的人用47個自制火箭想利用推力讓自己飛上天空,但不幸火箭爆炸,他也為此獻出了生命。而幾乎在同一時期,世界的另一隅,達芬奇運用鳥類飛行原理繪出原始飛行器模型的草圖。這位天才稱自己的設計為“撲翼飛機”。達芬奇讓自己的飛機同時具備了推動力和提升力。盡管他從來沒有真正試飛過,但他的天才直覺預感到了未來飛行器的外形和功能。人類的飛天之夢,也從那時更接近現實。
二十世紀初,萊特兄弟將人載上長空后,翱翔藍天便不再是人類的夢想。在高山白云之上,像飛鳥一樣俯瞰大地,體會長途遷徙的艱辛,享受翼破長空的豪邁,是永恒的美麗,是浪漫的自由。
當人們插上自由的翅膀,擺脫地球的引力,像雄鷹展翅般在高空飛翔。那一刻,與白云擁抱,與風聲共舞,在無限空曠的世界去體味超越生命的自由,去追逐遠離喧囂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