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里面分了兩方面,一個是管理層方面,再一個是團隊建設。當時我開始做工作之前,肯定是幾個層面一定要走:一個是把握住方向,一個是團隊建設,團隊建設里面管理層很重要,首先你配備的班子是不是互補的,班子之下的往往叫部門總或者二級企業的老總,這個團隊隊伍是不是平衡的,所以當時最早的時候我那個班子很有意思,我上任的時候是空降進去。那時候就出現一個現象,每個副總管了一個行業,或者每個副總管了一個區域,當時就預感到,這樣的領導班子從組織結構上講是有問題的,問題在哪兒呢?實際上他們無形中變成了部門總了,變成了行業總了,所以在開班子會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利益來講,比如有一個管航運的人講,我明年預計要增加投資13億。他說這個話的時候,其他幾個總都不吱聲,兩個因素:一個老總底下就講,我真不知道那個行業應該要不要錢。另外一個老總就笑笑說,實際上我只能同意,因為我那個行業也想在總部要十幾個億,實際這個班子是極其無效的,為什么呢?已經把這個位子固定化了,固定到了代表一個下面的東西。我不是說這個管理模式就是對的,但是我就覺得這么大一個攤子,這個班子代表著不同的決策位置了,所以最后就改變了管理模式。改變的結果就是其中一個副總關注全局的戰略,永遠把握這個,一個副總只管運營。當時我把企業重新重組,就要它的營運指標,他一個人就能說清楚營運指標。戰略的人可以在會上進行討論。還有一個副總,只管整個財務管控,財務管控有內部管控、內外融資、資本市場等等,就是財務總監,另外專門設立了一個人力資源的老總,當時就把人力資源提到最高的位置上了,還配了幾個總部,就是總部功能性的,這個會以后開起來就特別有意義,甚至外部的專家進來開。就是它站的角度是一樣的,想的問題是一樣的,相互之間又出現了既促進、又互動又有制約的行為了,這就是好的集體、好管理班子。原來我是當運動員的,所以你做任何運動基礎動作的時候,都會知道一定是一個平衡動作,就像人走路一樣,一定是一個手前一個手后,如果沒有平衡的制度,沒有制約互動和促進的功能在里面,這個人走路一定是有問題的,跑不快也走不快,經常摔跟頭。同理,一定要是一個平衡的機制,這種情況下管理團隊是非常有效的。
中小企業創業的時候,專業技術水平包含專業技術知識,因為中小企業創業的時候本身人不多,發揮的作用是很關鍵的,不像到了一個有規模的大型企業的時候。在一定軌道上了。這樣的一個領軍人物,只要有非常好的思維能力。對市場的把握和對團隊的營運能力,這是對他的要求。后面是管理水平和適應能力,這在管理上經常提到。前不久北大清華的幾個教授(都是我的一些同學)在探討,就是說中國的企業能不能用西方管理學來管理?中國的企業有沒有自己的管理思維?每個人都在討論。我說實際上從管理上來講,有幾個基本點:一個是管理層對人性的理解,你的員工到底需要什么跟你做事,對人性的理解可能衍生出一些民族的東西,然后再總結西方的思想歸納到理論和體系上來。如果光空喊這個理論那個理論,也是很可悲的。第二點,如果我們有心,人的涵養人的修養,不要光喊創業,要做長期企業的話,領軍人物的深度有很大關系。這些年來,包括近百年來,中國很多的進步里面,很多受西方影響,我們確實忽略了自身民族、過去祖宗留下的東西。管理學的很多東西,你們讀讀管子的書、莊子的書,如果誰有心拿現在的西方管理學來看待的話,就會發現老祖宗的書里面都能夠找到這些思維,我講的意思就是管理水平的能力,是仁者見仁的一些東西。實際這里面的悟性,從我們的自身文化當中,包括從剛才講對人性的關切程度來講,都會有很大啟示。第三點就講職業道德水平,作為投資者,不愿意看到您只是為了一個簡單的致富。如果簡單就是為了暴富或者致富的話,也是很害怕的,他們要的長遠的回報。職業道德的水準,這里面一個是對職業長期資源的一種把握,還有是企業家的自身的修養水平。
前不久在北京有一個專門搞組織工作的官員講。他說我相信近兩年,中國的各級企業干部都有進步。但是他說“現在的很多干部確實很能干,但我覺得不高尚。”這句話很有意思,在一個民族、一個企業發展當中,最早的可能是不能干也不高尚,最后出現了能干但是不高尚,最好的企業家應該來講,既能干,這個人又確實比較高尚。
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一個企業不是為了滿足一個個體而發生的,但是一定要有綜合的權衡綜合需求能力。激勵機制,有獎勵的地方,一定也有懲罰的地方,但是要得當運用。還有“軍人”計劃,在瑞銀的時候,都有“軍人”計劃,因什么原因,這個一把手突然不在崗了,馬上迅速第二個人能夠上崗。瑞銀剛剛提拔了一組人飛到北京,進行了一次培訓,我用瑞銀所設計好的管理內容加上個人的成長經歷,里面有很多失敗的東西,也有得到甜頭的東西,跟新提拔的人進行交流。這也是職業生涯的管理。同時來設計每個人發展的路徑。有的人進門的時候是做這個,但不一定適合做這個,這個會做相應的調整。企業文化也很關鍵了,是企業很軟的東西,企業文化就一句話“現在的狀況下,往往一個企業文化就是一把手的文化”,他的愛好、尊重人、好惡基本決定著企業的文化。所以投資人去了之后,跟一把手聊,聊聊就知道這個公司是什么風格,因為他是最終的決策者和執行的推動者。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講。作為金融機構,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是要提高的,我前面也講了,外資銀行在中國來講,在一些顯現的業務上還是不錯的,因為確實有一些平臺,包括上市,這幾年大企業的上市他們也做到了。包括北京證券瑞銀板上市以后,我們去年一下子上了前三名。更多的當你進入這個企業,進入這個文化,進入這個國度的時候,我經常扮演著橋梁的作用。有些外資進入中國,我也開個玩笑“有兩個s”,一個S是“賣”,一個S是“服務”。有些企業來中國就是為了“賣產品”,其實應該是服務。因為你服務的是這個群體,經過分析,這個群體需要什么,這個需要金融機構好好分析。要結合整個金融市場的基本規律,真正達到中小企業需要的東西。行業的研究,除了資金上的需求,你對行業到底有多少研究,也是你的責任。最早的時候。微軟和雅虎,在我印象當中它們上市的時候是不盈利的,這就取決于很多金融機構準確的判斷到了這個行業的發展,大膽把錢放進去了。同時跟它們攻讀難關,走過那段“燒錢”的路,走到了勝利的彼岸。好的金融公司,當把錢投入進去以后,一定是從管理上、運營上、商業模式上,經常跟管理團隊模式。所以說找好的錢,不要漫天去找,找到一兩家好的,就解決了問題。有些企業就講,很高興,我們來了一個投資者,不光給我錢,還給我帶來了很多增值服務。包括對老板理念的提高,對市場判斷方法論的提高,以及對團隊影響力水平的提高。好的資本市場的運營商們,是有這方面的能力的。
資本市場的第二點是金融創新,包括Px、風險投資、私募基金等等。比方說納斯達克或者紐約證券交易所,都有它自己的游戲規則,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是不是也有靈活性的東西?我就講嚴肅性和靈活性是市場規則和機制培育的核心點。我剛才講了,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企業,在起步的時候、上市的時候、融資的時候,本身沒有盈利。但依然拿到了錢,為什么?就是當時在它所在的區域里。就有這么一個較為靈活又嚴肅的規則在里面。
總而言之,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婚姻”過程,投資者與運營操作商。但是這個當中。每家的幸福都是一樣的,幸福的規矩、幸福的模式、幸福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總而言之,抓住靈魂、抓住時機,同時掌握自己、掌握別人的人性,可能是成功的很重要的渠道和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