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們一生戎馬生涯。東征西戰。他們不僅功績顯赫,同時又滿腹經綸,才華橫溢,特別是他們機智敏捷的佳聯妙對,給聯壇增加了膾炙人口的佳話,陶冶著后人的革命情操。
1960年5月。毛澤東和周恩來等人在長沙視察工作之余。到長沙各地游覽。車到湘江橘子洲頭。毛澤東見江面百舸爭流,舟帆點點,憶起當年,慷慨之余,豪興勃發,隨口吟出:
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
然后風趣地對周恩來說:“恩來!我一時江郎才盡了,請你來個錦上添花如何?”
毛澤東所吟之聯,動靜相對,意境悠遠,采用頂針格,前一句結尾一字,作為后一句起頭之字。三個斷句,兩處頂針,而且“洲”與“舟”又是諧音字,難度是非常之大的。周恩來也是楹聯家,可是如果以眼前景物取對,滋味則太淡了。而當時確實沒有上手題材,一時間沒有對出。隨后,他們去了天心閣,但思維敏捷的周恩來腦海中仍在思索著毛澤東的聯語。車到天心閣,毛澤東向周恩來介紹這是他青年時和同學們常來聚談的地方。周恩來順著他的手勢望著,忽見一群鴿子從閣中飛出,于是頓生靈感,遂對著毛澤東大聲說道:“主席,有了下聯了。”說道:
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
毛澤東一聽,連聲贊嘆道:“妙!妙!真是妙極了。”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也是一個飽學詩學之士。雖然他撰寫的對聯較少,但他應對答聯卻是非常敏捷的。1923年,留法勤工儉學的周恩來和鄧小平曾合作過一副對聯。應對之巧妙堪為聯中精品。那是在為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籌措活動經費時,大家決定開設一家“中華豆腐店”。設計店的門面時,他們忽然想到需要有副中國對聯,以展示中國特色。李維漢請周恩來先出個上聯,周恩來眼睛望著豆腐磨盤,稍作沉思便很快地說出了一句上聯來,大家認為這句上聯很有文學修養,道是:
旋輪磨上流瓊液:
大家正在考慮由誰來對答出下聯來。這時。站在旁邊的鄧小平卻不緊不慢地說出了一句下聯。道是:
煮月鐺中滾雪花
形象貼切,對仗工整。周恩來上聯以磨磨豆出漿喻瓊液而鮮活明快。鄧小平下聯鹵水點漿似雪花飛滾而想象異常。
眾人見應答之妙且迅速快達,引得大家一齊鼓掌,認為鄧小平下聯更顯佳絕巧對。眾人傳誦不已。
李立三是湖南醴陵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因參與發動和領導了留法勤工儉學學生開展進占里昂中法大學的斗爭,被法國當局押送回國,后被黨組織分派到湖南工作。因他同毛澤東同屬湖南人。二人在長沙毛澤東住處見面。毛澤東微笑著迎著李立三說道:
洞庭有歸客;
李立三從小受過良好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詩詞底蘊自蓄胸中。見毛澤東以聯對形式出一上聯佳語。沉吟片刻便爽快對出下聯。云:
瀟湘逢故人。
聯語對仗工整,以湖南的地理特征來詮釋久別重逢之喜悅心情,“歸客”、“故人”即說明李立三國外回來之事,又點明同鄉本土之鄉音鄉情,聯含的革命情誼,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