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納高素質人才和培養高素質國民始終是政府置于國家發展之首的重要戰略。而澳大利亞政府實施的國家人才戰略,對澳大利亞連年的經濟擴張與和諧經濟發展模式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目前,中國經濟在海外的逐步擴張中,所遇主要障礙之一,就是缺乏具備跨文化理解能力和管理知識的國際人才。因此,了解和吸取澳大利亞在培養、吸納和使用人才上采取的戰略和政策措施,對于中國的未來發展具有實際意義。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澳大利亞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大學擴招并鼓勵年輕人盡早參加工作,以免畢業后同一層次上的人才過分集中,勞動力市場難以消化。澳大利亞政府從20世紀70年代就注重對社會需求量最大的中等技術人才進行培養,與行業和學校一道努力,在全國逐步辦起了250多所技能和繼續教育(簡稱TAFE)職業學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多層次的實用人才。每年有超過100萬的學生在TAFE學院學習,占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70%,在世界職業教育排行榜中名列前茅。TAFE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多層次的綜合性職業教育機構,課程設置參考工商等各界的意見,內容豐富、注重技能和實踐,具有巨大的競爭優勢。澳大利亞政府的這一措施使澳大利亞教育沿著健康、務實的方向發展,教育質量也達到世界一流水準。
合理使用人才
在人才的使用和管理方面澳大利亞有著比較完善的法律規定,如公平就業法、行業民主法、健康安全法、反性騷擾法等等。在澳大利亞,不同檔次人才的工資標準都由法律固定下來,用人單位必須按法律向應聘者支付與學位相對應的工資。用人單位一般都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招聘相應技能和知識層面上的人才。這一法律保證了人才學以致用和不被濫用。
重視高級人才的培養
澳大利亞非常重視培養高級人才,博士生培養被視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參與激烈的國際競爭和提高國家的國際地位,澳大利亞在本世紀伊始就實施 “強化澳大利亞能力”計劃,旨在加強培養著眼于未來的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在培養頂級人才方面,澳大利亞根據國家發展目標,堅持有計劃招生,寧缺毋濫。自2006年以來,澳大利亞的博士研究生在校人數每年都有4萬多人。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為了提高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在世界教育服務市場中的地位和教育服務貿易的競爭力,確保本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聲譽,澳大利亞越來越重視從整體上調整博士生培養的規范,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
政府獎學金計劃
澳大利亞在自身加強培養各類高級人才的同時,還以十分優厚的待遇和極其優越的條件吸引國際一流人才為澳大利亞的建設和發展服務。“澳大利亞獎學金計劃”(Australian Scholarships)是澳大利亞政府為加強澳大利亞與亞太各國的教育合作關系、提高亞太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而實施的一項新舉措。自2006年7月1日起的5年間,澳大利亞政府為亞太地區學生提供的獎學金名額將比以往增加一倍以上,澳大利亞政府將為來自亞太各國的1.9萬名學生提供總額為14億澳元的獎學金資助。通過獎學金計劃,澳大利亞不僅培養和留住了本國的優秀研究人員,而且吸引了杰出的國際人才。
高等教育貸款計劃
澳大利亞政府從1989年開始實施學生貸款政策——“高等教育貸款計劃”,該政策針對經濟困難學生在學費和貸款上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條件。2007年,為了使更多成年人進一步進行高等教育和培訓的學習或重返校園,以獲取適應快速發展的工作場所要求的高等技能,澳大利亞政府將學生開始償還貸款的年收入標準由25348澳元增加到了39825澳元。于2007-2008財政年度畢業的學生在工作后年收入達39825澳元時開始償還其HELP貸款(Higher Education Loan Programme),此無息貸款將通過稅務系統自動償還。此學生貸款機制不會強迫貸款人在不具備還款能力的情況下償還貸款。如果貸款人一直未能達到還款的年收入標準,澳大利亞政府將通過稅收來承擔其所貸款項。新政策還規定從2008年1月1日開始,25歲及以上獲得澳大利亞助學金的學生可以獲得全日制學習和培訓的生活開支補貼。澳大利亞政府將在未來4年內為該計劃撥款8700萬澳元。此計劃2007-2008年預算將有多達1.1萬名成年學生可以從中受益。
大量技術移民彌補人才缺口
澳大利亞目前正處于技術人才緊缺的局面,因此,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決定繼續堅持大量吸納移民政策,在吸納永久移民的同時,繼續堅持和完善臨時技術移民簽證政策。根據澳大利亞移民部的計劃,2008年澳大利亞的總體移民人數將超過30萬名。在澳大利亞就讀計算機、會計、工程類、建筑類、語言類等澳大利亞緊缺專業的中國留學生,只要在畢業前考到雅思每門七分的成績,畢業后就可免工作經歷直接申請技術移民。由于西澳及昆州的采礦潮,導致澳大利亞勞動力緊張。故而在增加的移民配額中,有3.1萬個技術移民配額,以期達到彌補勞工緊缺的需要。西澳的技術人員奇缺,未來十年需要40萬名技術人才,為此,西澳州移民中心會為符合條件的技術移民提供州政府擔保,獲得州政府擔保的申請人可以快速申請移民并獲得十分加分。
放手發展人才中介機構
澳大利亞政府一般不主辦人才中介機構,對人才中介機構的建立和運作沒有專門的法律規定。澳大利亞的人才中介公司依法注冊,受“合同法”、“公司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條文的保護和約束,按照市場規則自行運作,政府不予干預。人才中介機構接受用人單位委托,從用人單位取得回扣,而不向應聘或被招聘的人收取服務費。
澳大利亞政府每年選擇若干個人才中介公司,為之提供總計約兩億澳元的資金支持,委托他們為失業者就業提供服務。澳大利亞政府錄用公務員也會委托人才中介服務機構進行。
澳大利亞的人才中介機構非常多,僅在31萬人口的首都堪培拉地區,就有不下20家這樣的中介機構;全澳范圍內大概有300多家,相對澳洲2100萬人口,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
澳大利亞的人才中介機構分工明確,人才信息公司負責向求職者提供職位需求信息,人才招聘公司直接從事人才招聘。
CRC計劃
澳大利亞的科研成就獲得了世界的公認,至今已有12位澳大利亞人榮獲諾貝爾獎。澳大利亞鼓勵其政府職員、科研人員和商業人士之間開展多層次的合作,有很好的鼓勵科研開發的政策,先后成立了許多科研機構和單位,統稱CRC合作研究中心。澳大利亞目前有67個CRC,幾乎每個CRC都是眾多單位的結合體,參與的單位有政府機構、大學、各科研機構及企業等。每個合作研究中心每年有200萬澳元的財政支持。此外,每個合作研究中心每年還從大學、研究所、企業得到大約200萬澳元的科研經費。合作研究中心吸引了各國許多優秀的研究人才為澳大利亞的科技發展服務,加強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合作中心既是人才的聚集地,又是科技成果的生產基地,已成為澳大利亞技術創新的中堅力量。CRC計劃的實施,有力提升了澳大利亞的國家創新能力,加速了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促進了經濟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從世界各國借人才促進本國科技經濟發展的范例。(本文作者為澳大利亞聯邦國際合作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