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短缺使澳門各界倍感壓力
人才短缺,已使澳門各界倍感壓力。人口超過50萬、失業率不到3%的澳門,對人才的“渴望”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強烈。有學者近日指出,制訂長遠的人才戰略,提高勞動力的品質是澳門發展的當務之急。
澳門人過去幾年也一嘗“打工皇帝”的滋味;就業職位幾近唾手可得,晉升機會比比皆是。由于人力資源緊缺,各類企業還不斷施以“銀彈”策略用以留住人才。

另外,各類人才近年來不斷涌向薪酬誘人的博彩業,使得澳門博彩業的人才競爭也日趨白熱化,特別是隨著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等大型博彩會展旅游設施的落成,澳門舉辦展會的數量出現了大幅度增長,甚至有超過香港的勢頭。但澳門會展業界專業人士坦陳,目前澳門會展業正面臨著專業人才嚴重匱乏、管理運作等跟不上發展的尷尬局面。
澳門人力資源出現短缺的原因
澳門出現人力資源短缺和人才競爭激烈的原因何在? 從理論而言,短缺通常就是供不應求的表現。澳門的人力資源短缺問題,也主要由于人力資源供需關系引發。
人力資源的供給,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內生,指本地培育人才;二是外來,指通過外部輸入人才。客觀來說,澳門目前的人力資源短缺,既有內生,也有外來的原因造成。
以內生人才來看,一是澳門近年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趨勢,二是澳門本地人口的素質和文化水平仍有待提高,這是致使澳門勞工、專才短缺的因素之一。
從外來人才看,澳門政府為了解決人力短缺矛盾,維持經濟的正常運行,雖采取了從外部輸入勞工和專才的一些政策、措施,但政策實施受到了阻力,不夠順暢。
首先,澳門政府輸入外勞,引起了澳門本地居民的反對,以致陷入了“欲輸不能”的困境,因為政府一旦輸入外勞,肯定會威脅到本地人的工作機會,引起利益沖突。事實上,澳門目前輸入外勞專才已接近8萬人,相當于澳門就業人口的1/3。
而從澳門用工制度來看,尚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以致外勞很容易成為廉價勞動力而取代了本地工。這就造成了澳門人反對政府輸入外才。
從市場需求來看,由于近幾年政府實施開放賭權、開放內地旅游等政策手段,吸引了不少跨國企業來澳門投資賭業,從而使澳門市場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激增。據統計,澳門短期內人力資源需求量可達10萬人,一方面是需求迅速擴大,一方面是供給不足,這就導致了澳門人力資源缺口擴大,人才短缺矛盾激化。
澳門對未來人才的需求趨勢
澳門有關專家指出,為解決當前人力短缺矛盾,也為了澳門的長遠發展,澳門必須盡快制定當前和長遠的人才開發和培養戰略。
每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力資源都有相對的優勢和局限性,要加快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培養,首先要明確人才開發與培養的目標和方向。澳門也同樣,需要明晰人力資源的主要需求領域、應用領域在哪里?從而才能確定澳門未來需要開發和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首先看澳門內部的產業結構。經過數百年發展,澳門經濟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但受各種主客觀因素影響,目前博彩旅游業仍是澳門的主導產業和龍頭。
隨著博彩專營制度的變革、內地“個人游”政策的推出等,澳門博彩旅游業將會在較短時期內實現飛躍性的發展。
特區政府也提出“以博彩旅游業為龍頭、以服務業為主體,其他行業協調發展” 的產業結構發展定位,博彩旅游業和服務業在澳門的發展地位已基本確立。
從1999 年至2005 年,以博彩業為主導的第三產業 (服務業) 占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由89.14%上升至92.65%,其中博彩業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6.91%上升至33.34%,由此可見,以博彩業為主導的服務業,已經成為澳門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所在。
同時我們還看到,澳門雖然是個商業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但從政治方面來看,她也是實施“一國兩制”政策的一個典型,“一國兩制”也為澳門提供了穩定和發展的保障;為落實“一國兩制”,促進祖國統一,澳門應發揮她對國家和民族的獨特作用和應盡責任。
從這一層面來看,澳門人才的開發和培養,不僅需要經濟類專才,更需要能在促進社會穩定、政治清明、培育先進文化、循序漸進發展民主政治等方面有所作為的人才。例如社會服務、政治、法律、文化等各領域,都急需各類專門人才加盟服務,促進澳門這些領域的現代化和國際化。
再從世界范圍來看,隨著全球化經濟格局的形成,國際經濟環境瞬息萬變,世界各國政府都在為加強自身競爭優勢而不斷謀求對外合作,通過生產要素在合作區域內的自由流動,達到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的目的。
澳門回歸祖國以來,順應全球經濟發展大勢,不斷加強對外的經濟合作與聯系,實施“遠交近融” 策略,積極發揮區域貿易服務平臺的功能和中介作用。因此,擴大澳門與中國內地、泛珠三角地區、葡語國家以及世界各國經貿、旅游、文化交往合作的人才,也是澳門在未來發展中極為需要的。
綜上所述,從澳門自身優勢和區域經濟合作態勢來看,優秀的旅游、博彩、酒店、會展、物流等方面的專才;熟悉內地、澳門、葡語系和歐盟等國家市場環境和工商業運作模式的商貿中介人才,都是澳門迫切需要的人才,亦是澳門中短期人才培養應優先考慮的。
建立人才開發和培訓機制
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人才流動是由市場主導的。但為了澳門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施長遠的人才發展戰略,澳門需要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的人才開發和培訓機制。
首先,澳門政府宜加大投入,盡快培養澳門急需的各類人才。由于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個時期,為解決目前的發展瓶頸,政府應在準確、客觀分析和評估的基礎上,盡快確定和落實輸入專才的計劃。引入的專才,一方面能解決澳門發展的急需和短缺,一方面通過政策導向,使企業利用引入專才,承擔起優化、培訓本地人才的功能。
同時,還應動員全澳門的教育機構和民間團體的力量,大力開辦符合發展需要的各類培訓教育機構,廣泛實施在職培訓、職前培訓以及終身學習。政府應對這些機構或民間團體給予必要的資助和支持。
加強澳門與內地的教育合作和人才流動
目前,兩岸四地人力資源與教育存在較高的互補性,積極構建兩岸四地的人才培育體系和流動體系是澳門實施人才戰略的一個可行性高、見效快的方案。
澳門現已積極與中國內地進行人才交流合作,這其中包括聯合辦學、吸引人才等等措施。大陸經濟發展非常活躍,吸引許多港、澳高級人才北上,為大陸補充新鮮血液,同時,澳門近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優越的投資環境也吸引著許多內地人才前去就業。如果能夠在澳門與內地之間建立起一個更加合理的人才培養合作體系,將為澳門解決現時的人才短缺和儲備人才帶來長遠的益處。
人力資源正是日趨專精的競爭市場中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澳門未來的發展,需要各類專精的人力資源,包括政治、管理、專業技術等各方面人才的支持,及早建立一支精銳的人才隊伍,是澳門社會迫切需要共同面對和著力解決的課題。
人才強澳,應該成為澳門社會的共識,讓我們為澳門的未來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