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連續不斷出現重大險情,全省干支堤超警戒運行堤線之長、時間之久為1954年以來所僅見,非同尋常的“二度梅”的出現,這種種現象表明,全省的防汛抗洪形勢將更加嚴峻,將面臨更大的挑戰。當此重要關頭,省委、省政府果斷決策,7月19日,湖北省防汛指揮部發布第二號命令,要求各地決戰長江大洪水。命令全文如下:
荊州市防汛指揮部并沿江各地、市、縣防汛指揮部,武漢市水利局:
當前,我省長江防洪正值決戰的關鍵時期。由于第四號洪峰(后統一編報為第二次洪峰——作者注)長驅直入,中游河段各站水位繼續攀升,居高不下,昨晚宜昌至九江全線水位均在警戒以上,干堤及連江支堤擋水長達3155公里,特別是沙市至洪湖及江南支堤,超保證水位845.5公里,有的堤段超歷史最高水位,這種超警戒運行的堤線之長、水位之高、時期之久,為1954年以來所僅見,形勢極為嚴峻。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防總的緊急通知精神和賈志杰書記、蔣祝平省長對當前防汛的重要指示,奪取決戰長江大洪水的勝利,現命令如下:
一、高度警惕。由于川水繼續下泄,武漢以上江堤高水位將持續時間較長,尤其是上下荊江和江南支流抗洪形勢將更嚴峻,已進入一場激戰,有的江段是一場生死鏖戰。省指揮部要求各地必須繼續反麻痹、反松勁、反厭戰,再動員、再組織、再部署,堅持加強領導,強化責任,高度戒備,百倍警惕,堅持打大仗、打惡仗、打持久戰,再接再厲,決戰決勝。
二、嚴防死守。各地要堅決執行省防指一號命令中的“十二查”措施,使巡堤查險制度化、規范化,查險不漏掉一處隱患,不留下一處空檔,判險不放過一個疑點,處險不越過一個難點,對查出的險情,要優化方案,迅速處置,坐哨觀察,防止險情惡化。要落實分堤段、分工程樹生死牌、立軍令狀的抗洪責任制,防守力量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突擊隊必須集結待令,隨時準備突擊搶險,化險為夷。對長期征戰的人員要實行交叉換崗。加強軍民聯防、警民聯防,始終保持旺盛的戰斗力,做到水漲堤高,人在堤在,確保萬無一失。
三、補充物料。各地務必抓緊防汛物料的填平補齊,要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長期作戰的要求,迅速將麻袋、草包、編織袋等搶險物料補足到位,砂石料要按照合理級配補充到位。要發動群眾,進一步充實民籌器材。對重點堤段、險工險段、已處理的險情等要害部位,要確保搶險物資運到現場。各類搶險物料一定要調得出,用得上,保證供應。
四、加強領導。各地在雙抗雙保中,務必將決戰長江大洪水的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精心指揮,抓緊抓好。各級防汛指揮部在第一線的黨政領導要堅守崗位,具體指揮。要加強對巡堤查險的督導,哨上加哨,落實到位。要通報表揚巡堤查險好的單位和個人:要通報批評巡查疏漏的責任單位和個人,并責令整改;對違紀的要嚴格執行紀律,絕不姑息。各級領導都要關心群眾生活,帶領干部、群眾奪取決戰長江大洪水的全面勝利。
各地接到此命令后,速傳達到基層。
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 1998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