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買回來一條巴掌(bā zhɑnɡ)大的魚,要燉湯(dùn tānɡ)給楊晨喝。楊晨看這條魚長(zhǎng)得很漂亮,就央求媽媽別殺了,他要養(yǎng)起來,也好讓家里的紅金魚兒有個(gè)伴。
媽媽同意了,楊晨給這條魚起名叫“巴掌”。他把巴掌與紅金魚放在一個(gè)魚缸里。楊晨定時(shí)給它們喂食、換水,它倆玩得可開心了。楊晨也很開心,每天放學(xué)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這兩條魚,同它們說上一會(huì)悄悄話,然后才開始做家庭作業(yè)。
一天,楊晨發(fā)現(xiàn)紅金魚在水面上直打轉(zhuǎn),心里很納悶(nà mèn):是不是病了?再仔細(xì)一看,哎呀,原來是巴掌追著紅金魚咬呢!楊晨把它們拉開,可是過一會(huì)兒又打起來了,一連幾天都是這樣。楊晨很生氣,決定把它們分開,看它們還打不打了。
家里只有這一個(gè)魚缸,媽媽又不同意買新魚缸,楊晨再說媽媽就要?dú)Ⅳ~了!
沒辦法,楊晨只好弄了塊木板放在兩條魚的中間,兩條魚彼此看不見,各玩各的,楊晨覺得它們都很孤單(ɡū dān)寂寞(jì mò)。于是,楊晨又找了塊玻璃(bō li) 板放在中間,嘿!這下好了,兩條魚照樣天天見面,既不打架,又不寂寞。為此,楊晨很是得意。
巴掌一次次地向紅金魚那邊游,一次次地都被擋了回來。它用的力越大,撞得就越慘(cǎn)。經(jīng)過多次碰壁(pènɡ bì)以后,巴掌再也不敢游到中線去了,快到中線就立即(lì jí)往回游。
楊晨準(zhǔn)備給魚缸換水,拿掉玻璃以后,發(fā)現(xiàn)巴掌還是不敢游過中線,紅金魚也不敢游過中線,它們各自在自己的地盤上打轉(zhuǎn)(dǎ zhuàn),在它倆的心目中,那兒仍然有道無形的墻。
楊晨的心里有些難過:它倆不打架,可也不玩了,它們可是鄰居(lín jū)呀!鄰居怎么能不來往呢?是不是就像爺爺說的那樣,“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呢?
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存在大家心里的無形的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