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韓國的影視劇一夜之間風靡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家門不幸”,妻子也隨波逐流中了“韓毒”,成了“韓迷”。從此,我家里“韓風”呼嘯,“韓流”滾滾,套句著名的臺詞就是——家里的變化可說是相當的嚴重。
首先,兩口子在餐桌上細嚼慢咽,邊吃邊聊的溫馨場景早已“黃鶴一去不復返”。每天晚上,妻子將她那,份草草吃完,便站在一旁,就像生意興隆的小飯館的服務員在催收碗筷。為此,我只好加快速度,狼吞虎咽,充分體驗到了食不甘味的確切含義。
黃金時刻到了,偌大的客廳便成了她的獨立王國。她緊握遙控器傻乎乎地盯著大屏幕的樣子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從此,我告別了趙忠祥,告別了黃健翔,告別了宋祖英,告別了曲苑雜壇等我喜歡的一切精彩的欄目。大彩電、大光管、電風扇都專為她一個人而啟動。看著飛速旋轉的電表,我的心跳得比甲亢病人的還要快。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隨著劇情的發展,隨著妻子“中毒”癥狀的日益加重,她的言行舉止也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轉變。以前她有點頭痛腦熱的,總是服幾粒藥片了事,現在可好,她要學劇中人改服中藥了。這一來,我們家隔三岔五就飄出濃濃的藥香。她說,韓國的王侯貴族生了病都服中藥,可見中藥比西藥好。
有一天中午下班后,她神秘地對我說,今天她要請我吃一樣韓國菜。待到午飯時,她竟端出了一條大大的牛尾巴。我正驚訝之際,她一本正經地說,《大長今》里說了,牛尾湯最有補。隨著韓劇的熱播,市場里的牛尾巴越來越難買,她便用牛排骨代替。牛排骨賣完了,什么牛心牛肚牛腳箭牛百葉只要是牛身上的,抓到哪樣就把哪樣往家里搬。說也奇怪,過了幾個月,我那微微凸起的肚腩竟收斂了許多。美中不足的是,來訪的客人總是抱怨我們家充滿著濃濃的牛騷味。
有一次,我故意誤導她,說:“你那么喜歡看韓劇,就要把韓劇的精髓充分吸收過來。”她問:“什么精髓?”我說:“你看韓國的女人們煮好了飯菜,哪怕她丈夫深夜回來,她也不敢先吃一口,老公一到家,又是點頭又是哈腰,又是幫著脫衣衫,好像接官一樣。”她說,“你騙不了我,那是日本的婦女。”一句話弄得我啞口無言。
那天晚上,哉騙她說,過幾天我的一個朋友要到韓國旅游,把你的尺寸告訴我,我好托他幫你買幾條韓國的落地長裙。她問,你怎么突然想起給我買衣服了?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我說,我沒其他意思,我只是想省下一筆買拖把的錢。這一回,她終于“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我知道,隨著妻子對韓劇癡迷程度的日益加深,有朝一日韓國泡菜必將爬上我家的餐桌。我家每天的菜單必將維持“牛氣沖天”的固定格式。我在做好了大吃韓國泡菜的心理準備的同時,心里頭祈求千萬別重播《我的野蠻女友》——謝天謝地,那部戲她沒有看到——不然,我的身上必定是一年四季都會體無完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