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數字般的奪金獎金以及金牌=廣告的市場規則,讓2008北京奧運會成了選手價碼較勁的舞臺。兩岸選手在這場價碼戰中的表現,成了奧運開打前,大家最熱中的話題。
2008北京奧運會即將開幕,兩岸體育健將首次在華人世界中一較高下。然而,另一場戰爭卻早已提前開打,圍繞2008奧運而展開的“奧運錢斗”,情況已是一觸即發。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為了鼓勵選手搶下金牌,兩岸都撒出滿天鈔票,希望激勵選手努力爭取最高榮譽;另一方面,目前掀起的奧運商機爭奪戰,也是一觸即發。每一個想在這場戰爭中搶得先機的企業,無不把目光聚焦在奧運冠軍身上,于是,兩岸金牌選手的身價,也成為大家注意的焦點。
臺灣五強
臺灣奧運金牌的身價,一般都是從1200萬元(新臺幣,下同)起跳,因為這是奪金的獎金。除了獎金以外,想要再有更高的收入,那就得靠廣告代言的收入。目前臺灣因奧運而成為廣告商青睞的奧運選手,包括陳詩欣、朱木炎、袁淑琪等人。以朱木炎為例,挾著2004年雅典奧運金牌的魅力,這位跆拳道好手成為吸金機器;從雅典奧運返臺,他的代言費已經超過1000萬獎金,尤其被麥當勞、adidas兩家國際廠商相中,除了代言費創下天價外,經由國際大廠的宣傳,讓他也躋身巨星之林。
但即使如此,朱木炎身價也差不多在數千萬臺幣的階段徘徊,與內地選手動輒上億的情況相比,實在讓人感到心疼。
在2008年,有望在價碼上再創新高的臺灣奧運選手,有陳金鋒、詹詠然、莊佳容、楊淑君、袁淑琪等五人。陳金鋒的年薪本來就有千萬以上,如果這次球隊能如愿摘金,獎金加年薪加廣告代言等收入,陳金鋒也許有機會上看上億身價。詹詠然、莊佳容在女網已有極高人氣,現在已有不少廣告商捧著銀子上門;而職業賽的收入也不錯,如果此次能奪得金牌,也有機會創下臺灣運動員價碼新高。楊淑君外形甜美,早已是許多廠商的最愛,如能以跆拳道踢下金牌,身價可望突破陳詩欣等人。袁淑琪則一直是臺灣射箭界的第一把交椅,射下金牌的話,身價立刻翻漲至千萬。
然而,這些數字都是不確定的,而且得靠很多地方的匯總。
內地十杰
根據內地一項調查,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奪得金牌的內地運動員,絕大多數都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其中劉翔榮登榜首。
進入排行榜前十位的,還包括獲得金牌的游泳選手羅雪娟、網球選手李婷和孫甜甜,乒乓球選手馬琳、王楠、張怡寧等,他們的商業價值,均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
進入此次排行榜的前十名奧運冠軍,除了田亮和羅雪娟已宣布退役外,其余人仍在為今年奧運會打拼,所以這些人已成為眾商家競相搶奪的對象。而他們的商業價值,預計在奧運會正式開幕之前,還會有成長的空間。
這些一夜成名的奧運冠軍,除了獎金的收入外,最主要的,還是他們向廠商吸金的本事。以劉翔為例,他在雅典奧運會之后,身價立即漲了十多倍。
不過,可不是所有得金牌的內地奧運選手,都有這么令人欽羨的身價。一般來說,這些金牌得主的商業價值,還要與其所從事的體育項目、取得成績的意義以及個人形象有密切關系。比如田亮代言的品牌達30多個。而和田亮搭檔跳水的其他隊友,則很少得到代言的機會。
這種情況在女排中也很明顯。像趙蕊蕊雖然在雅典奧運會上場時間不多,但找她代言的企業和商家卻比比皆是;而場上的其他主力卻很少受到商家的垂青。
一般來說,體操、跳水、乒乓球等傳統熱門項目的奧運冠軍得主,得到廣告代言的機會會比相對冷門的摔跤、劃船、舉重等項目的多。
責任編輯 唐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