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翠鳥奧利做事雷(léi)厲風行,見到福娃迎迎的當天晚上就又去找她采訪福娃貝貝的故事。
迎迎笑道:“我可不是什么都知道的,還是直接采訪貝貝吧,我這就開視頻(shì pín)。”
電腦的屏幕(pínɡ mù)上立即出現了天真活潑的貝貝:“您好,迎迎!”迎迎也向貝貝問好,并熱情地介紹笑翠鳥奧利,貝貝馬上問候奧利:“見到您真高興!”
“您好,貝貝!” 奧利也高興地說,“我想采訪您,請說說您當選福娃之首的感想。”
“哦,”貝貝想了想,指著自己頭部的紋飾(wén shì)說,“這采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我就說說我和魚的淵源(yuān yuán)吧!您知道中國‘鯉(lǐ)魚跳龍門’的故事嗎?”
“知道啊,”奧利笑著回答,“很久以前,黃河里的鯉魚想看龍門的好風光,就從孟津(mènɡ jīn)游過洛河、伊河,到了龍門山卻沒有了水路。大紅鯉魚說:‘我們跳過這龍門山吧!’伙伴們不敢跳,他就說:‘我先跳!’他從半里地外就使出渾身力氣,一下跳到半空云里,隨著云和雨往前飛,一團天火追來燒掉了他的尾巴,但他忍著劇痛(jù tònɡ),繼續飛躍,終于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中,變成了一條巨龍。我很敬佩(pèi)黃河大鯉魚這種勇敢進取的精神。這是魚成為福娃形象的一個原因嗎?”
“是的,”貝貝說,“人們用‘鯉魚跳龍門’比喻事業有成和夢想的實現,‘魚’還與吉慶有余、年年有余的‘余’諧音。魚紋圖案又與奧林匹克五環中的藍環相互輝(huī)映。
據說這一靈感來源于中國年畫《蓮年有余》。使用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說明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您知道嗎?我傳遞的祝福是繁榮(fán rónɡ),‘魚’和 ‘水’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就是繁榮與收獲的象征。”
“說得好極了!”奧利伸出大拇指,“讓我們共同祝愿世界體育的繁榮和各國運動員都有好的收獲!謝謝您,貝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