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力量大。做生意合伙經營的方式很適合普通創業者,但如何面對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利益矛盾等問題呢?合伙過程中該注意什么?
初期創業,必定要投入大量資本。很多創業者承擔不起這筆費用。于是。合伙經營便成了這個階段的創業者經常選擇的經營模式。但是。人常說?!盎o百日紅,人無百事好?!痹俸玫呐笥岩灿锌目慕O絆的時候,更何況在創業過程中又存在著利益上的沖突。那么合伙經營該注意些什么呢?
慘敗篇
主角:萬松林
合伙人:3名
項目:飯店
教訓:創業不能一時沖動,要天時、地利,更要人和
萬松林的飯店從2005年11月初到2005年12月份圣誕前夕營業不到一個月就關門了,在常人眼里是不可思議的,但是用萬松林的話說是因為天時、地利和人和都不具備,在短時間內關門并非意外。
2005年11月初,萬松林和兩位朋友合伙在位于太原市上蘭村的中北大學附近開了一家飯店,飯店以晉菜和川菜為主。飯店占地100多平方米,萬松林和兩位朋友從裝修、到飯店原材料的購買、再到大堂經理聘請,投入不少資金。萬松林原以為飲食在校園周邊是很受歡迎的,于是沒有同大家仔細研究,就開始投入資金進行營業了,結果從飯店開業的第一天到飯店關門的那天很少有人光顧。萬松林說開店之初真的是頭腦發熱,思維簡單,沒有經驗,一點都不成熟,這對創業者來說是大忌。
萬松林分析了一下自己創業失敗的主要原因天時和地利。萬松林說營業時間、開張時間以及地理位置都不對。正值冬天,萬松林的飯店開在中北大學的校門口,這里離同學們的宿舍區比較遠,校園里有更有名氣而且比自己經營時間要久的川菜味和晉菜味的飯店,同學們更愿意就近選擇。
人和。萬松林說其實天時和地利還是其次,人和才是這次失敗的一個關鍵原因。松林的飯店是和朋友三人合伙開的,在前期,大家并沒有商議好三個人各自應該負有的責任,只是其他兩人投入了一些資金,致使最后真正經營主管的只有松林一個人。在這期間,因為家里有事,松林請假回家十幾天,由于事先沒有一定的章程說明誰來負責飯店的經營,十幾天里飯店無人主管,等到他回來之后,飯店經營已經相當慘淡了,由于松林家人一致反對,又得不到另外兩個同伴的支持,松林的店在短時間內就停業了。
松林說這次創業失敗對自己是很大的打擊,從經營結果來看,自己在經商方面是有所欠缺的,這對自己以后的發展將會是一次教訓。
編者創業,尤其是年輕人創業一定不能意氣用事,在選搭檔時也要注意彼此性格是否合適,在合作中更要分工明確,權責清晰。
成功篇
主角:孫□、楊勇
合伙人:2名
項目:某品牌電腦山西核心代理
經驗:沖勁+機遇+人脈
孫□和楊勇原本都在同一家電腦公司供職。因為當時該品牌電腦在市場上出現短暫的分銷局面,因此兩個人在商議后決定成立屬于他們的電腦公司。
“當時公司在成立時,我們就分析了市場和前景,而且最重要的是因為處于創業初期,我們沒有太多的資金投入,電腦行業又是個投資大、利潤小的行業,所以我們決定合伙開公司?!?/p>
公司是在去年8月份成立的,一開始孫□和楊勇沒有太多的想法,正好機遇擺在眼前,他們又都有各自的客戶群,也就是他們所說的人脈,于是便順勢而定,聯系好自己以前的客戶,開始經營自己的公司。
合伙經營各有利弊,合作得好當然有益于公司的發展,合作得不好可能導致公司經營失敗。孫□和楊勇說他們兩個人合作,當初就是為了共同的目標和理想才走到一起,兩個人最重要的是攜手同心。當然,他們也遇到過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做錯了就要分析原因,這也讓他們在處理分歧的過程中成熟了許多?,F在有什么事他們都相互商議。孫□和楊勇的性格不太一樣,因此在某些方面能相互彌補彼此的不同,相對來說促進了公司的發展。
孫□和楊勇說,他們目前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資金是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決定著公司的規模和實力。不過公司經營5個月以來,經營狀況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包括產品的推廣以及獲利。但是他們的公司比起一些大型的經銷商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實力還很弱小,無法掌控資源,所以他們決定在做好目前工作的同時,逐步經營一些過渡產品。
孫□和楊勇說他們不怕面對失敗,年輕就是資本,失敗了大不了從頭再來,接受教訓就成長了,教訓反而有利于他們的成長。
對于合伙經營,又是初期創業,孫□和楊勇說首先內部一定要協調好,避免發生分歧,兩個人在一起不能一意孤行,要步調一致,避免生意場上樹敵,盡量保持低調,和氣生財嘛。
識區篇
誤區一:平分合作股權
在確定合伙時往往會有確定合伙人出資和數額的問題。此時,合伙人往往會陷入自動平分股權比例的誤區,這樣很容易埋下矛盾沖突的種子。
誤區二:忽略信息溝通
很多人認為,大家既然一起合作了,感情自然不是泛泛之交,沒有必要再多交流、多溝通了,這往往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過分強調過去的交情,不進行信息溝通,一旦產生任何分歧,以前信賴的基礎就開始動搖了。雙方不可能對此毫無想法,積累下來,這種基礎反而會被全部摧毀,雙方反目成仇。
誤區三:隨便與親友合伙
在我國,許多私有或民營企業在起步時經常是通過親友的合作實現的,或是兄弟姐妹,或是叔嬸姨之類的。我們在看到成功的例子的同時,認識更多的往往是失敗的例子。家庭式合作很容易考慮到血緣關系面而忽略現實的經濟關系,沖突必然會發生,而且把年序長幼帶入職位劃分,容易造成家庭事務與公司事務糾纏。
誤區四:事先不定章程
中國現在的合作大多還是朋友或親戚的合作,這是個特點。有些人覺得,大家是親朋好友,感情自然不同于陌生的合作人,至于合作章程可有可無。然而事先不定章程是合作大忌,感情歸感情,生意歸生意。再好的親戚朋友合作做生意,都必須建立一套健全的規章制度。
誤區五:角色分工不明確
因為大家是合作,所以都是老板,這樣合作時就容易造成角色分工不明確。合作人覺得自己什么都該插手一下,也說應了解企業運作,這樣就陷入了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