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些肯動腦筋的農民,通過變換銷售方式,使本來難銷的農產品成為市場暢銷貨,值得借鑒。
一、肉鵝切割歸類賣。有位農民養了千余只肉鵝,但出欄時市場行情較差,他于是將肉鵝分割銷售,鵝毛分成鵝絨、鵝羽、鵝大翎,按類別和等級銷售;鵝肉則分成鵝頭、鵝脖、鵝腸、鵝架、鵝胸脯、鵝爪、鵝腿、鵝心等,并調制成各種菜肴,上市后不僅暢銷,而且效益增加了近1倍。
二、粉絲剪斷包裝賣。有位農民經紀人在銷售粉絲過程中,發現人們煮粉絲時很難將其折斷,于是便把粉絲加工成筷子一樣長短包裝銷售,投放市場后深受消費者歡迎。
三、蔬菜做成盆景賣。有個農民看到城里人喜歡養花,便將朝天椒、五彩椒、茄子、櫻桃、番茄、生姜、心里美蘿卜等栽在花盆中,有花有果,既可觀賞又可食用,很受城里人喜愛。
四、芝麻糊現配現賣。有位農民買來一臺小型磨面機,將黑芝麻糊的原料,事先在家炒熟,然后用三輪車拉到菜市場,現做現賣黑芝麻糊。由于是現場加工,原料好壞一目了然,深受顧客歡迎。
五、西瓜多賺剖開賣。有位農民發現西瓜整賣有許多弊端,便將西瓜剖開賣。結果每斤多賣0.2-0.4元。因為剖開賣使買瓜人對瓜的成熟度一目了然,能買個放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