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最近從北非旅行回來,送給我一份禮物。打開漂亮的包裝盒,里面赫然躺著一把干草。朋友說,這叫沙漠玫瑰,很有名的。我疑惑地看了看朋友,朋友又說,自己看看說明書吧。
說明書是英文的,配上手頭的英漢辭典,總算弄明白了:這種草其實是一種地衣,形狀如松針。如果把干枯的它浸泡在水里,一個星期后,它就會復活。如果讓它離開水,它又會慢慢枯萎如舊。從禮品的封裝時間看,這把草已有兩年沒有綠過了。朋友解釋說,最少的封裝了一年,而最長的,有十年之久,但價格貴了許多。
我尋出久已未用的金魚缸。注滿清水,將其浸入,略帶些激動地等著奇跡的到來。
第一天,那些草沒有任何動靜。第二天,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仿佛它們有了一絲綠意。第三天。我確信看到了一絲綠色。第四天第五天,我看到綠色一點點地伸展蔓延,它的身體仿佛春天的少女,漸漸圓潤起來。
第七天是星期六,早上睡到九點多才起床,洗漱完畢,恰好有一朋友造訪,便領著他到陽臺上去看那把草。此時,一株飽滿圓潤、完全復活了的沙漠玫瑰呈現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到了一朵濃綠的玫瑰正開在一望無際的沙漠里。我情不自禁地驚嘆:“啊,多么漂亮的沙漠玫瑰。”朋友在一旁見狀,笑道:“干嘛呀,不就一把草嗎?啥時改叫玫瑰了。”
我一愣,反應過來,忙把前因后果講給朋友聽。
朋友走后,我一個人靜下來想了想:因為渴望,所以人們愿意把一握青草叫做玫瑰;因為堅韌,人們把它當作禮品,表達自己的祝福。然而,在完全不知內情的朋友眼里,那把草只是他所看到的一把草。他不知道這一握綠意對黃沙的意義,他不理解我苦苦守候了一個星期,親眼目睹了一叢生命復活時的心情,就在那個時刻,他更不能夠理解,我對一種堅韌的生命力、對大自然偉力產生的由衷的敬畏。
我們看普通的人,許多時候也像我那位朋友,只看到平庸無華的一面。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株沙漠玫瑰,每一次暫時的枯萎,都醞釀著下一次復活時更熱烈的綻放。
書生與大師
以前有一個書生,他酷愛作畫,常常為此而廢寢忘食、茶飯不思。他想:只要我肯努力,終有一天我也會成功的!
恰巧當時有一位大師作了一幅山水畫,令整個畫壇為之贊嘆不已。一時間,文人才子登門拜訪,富商巨賈高價求畫。
書生也心懷仰慕地拜訪了這位大師,并細細觀察了那幅享譽極高的山水畫。回家后,書生憑著腦中的記憶和自己高超的畫技,將山水畫重描了下來。他想:畫得一模一樣,別人肯定分不出是真是假的吧。
他把自己的畫給一位高手評價,那位高手細看了半天,忽然哈哈一笑,說:“你這畫根本就不像,你還差太遠了。”書生沮喪地卷著畫回家,他想:是啊,我只是區區一介書生,人家是畫壇大師,我怎么可能仿得了人家的畫呢?
從此,書生意志消沉,無心作畫,整天喝得醉如泥,希望用酒來減輕失敗的痛苦。
十年后,那位大師因年事已高,便隱居山林,卻正好碰上了書生。大師驚奇地發現書生屋中的雜物堆里卷著一幅畫,他好奇地展開一看,卻不由驚呆了!這不是當年自己所作的那幅山水畫么?書生在一旁見狀,苦笑著說:年少時不知天高地厚,仿了先生的名作。可惜一點也不像。
大師揣摩了良久,長吁了一口氣。“沒錯,你畫得的確不像,”大師緩緩地轉過身,對著書生說,“因為你的畫技早已超越了我。”說完。大師已踏出屋門,只留下呆若木雞的書生。
不相信自己,你只能永遠在偉人面前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