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區或區域通過品牌產品占據市場,擁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和品牌產品,才能充分顯示強勁的經濟綜合實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福建省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同時也是我國與世界聯通的一個重要窗口。在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福建較早樹立了品牌意識,從1995年就開始推進品牌工作,十余年中碩果累累。近年來,隨著外向型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和出口規模的迅速擴張,福建省大力實施出口名牌發展戰略,穩步推進自主出口品牌體系的培育與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05年,福建擁有“中國名牌”62個,有18個品牌被評為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目前福建已是全國旅游鞋自主品牌最多的省份,共有12個旅游鞋產品獲“中國名牌”稱號,占全國同類產品的80%。
實施品牌帶動利好多多
現代市場經濟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品牌經濟”。品睥是高質量、高信譽度、高市場占有率、高經濟效益的重要表現,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也是區域經濟活力的重要標志。一個地區或區域通過品牌產品占據市場,擁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和品牌產品,才能充分顯示強勁的經濟綜合實力,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當前的福建經濟正處于由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發展的階段。雖然福建工業外向度較高,外貿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之一,但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福建主要參與加工制造環節,不少企業采取貼牌加工方式,處于全球產業鏈的最低端,而不是從事速度、設計、流通、營銷等高增值環節,大部分利潤被擁有品牌權的國外企業所獲得。所以,實施品牌帶動,有利于推動自主創新和技術成果的產業化,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有利于引導和鼓勵企業開拓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有利于整合提升區域特色經濟,帶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有利于促進資源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提高資源要素的利用率和產出率。
“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技術、一流企業賣品牌。”從國際品牌建設的經驗來看,韓國、日本企業在較短時間內就創建了一批國際一流的品牌,并由此帶動了本國產業的全面提升,確立了自身的貿易強國地位。而中國企業一直比較忽略品牌建設,多數僅是作為跨國公司代加工的生產基地,無緣品牌創建帶來的超額利潤,出口商品缺乏自主品牌,既影響了貿易收益,也不利于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和外貿可持續發展。
國際經驗表明,深入實施自主出口品牌帶動,加強自主出口品牌培育,是增強出口商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是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外貿發展結構的必然選擇。盡管福建是一個出口大省,但福建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仍然偏弱,缺少自主品牌、缺少自主核心技術,在產品源頭、品牌形成這兩個重要環節上福建企業才剛剛起步。
自創品牌百花齊放
過去與國內大部分外貿強省一樣,福建省的外貿出口是在低水平競爭下起步和壯大的,靠的是低勞動力成本的比較優勢。長期以來,大多數出口企業僅僅存附加值較低的加工制造環節參與國際分工,大量從事貼牌生產,以價格為主要競爭手段。這種低層次的競爭,在反傾銷、國外進口管制、技術性壁壘面前顯得何其弱小。隨著出口總量的迅速增加,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已成必然之勢。
目前全省已有18家企業的18個產品列入2005~2006年度“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約占全國出口名牌總數的1/10,位居全國第五位;進入商務部候選出口品牌名單的企業逐年遞增,第102屆廣交會福建省進入商務部候選品牌區的企業達到45家;4家企入選商務部2006年度“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今年福建又根據商務部關于推薦“中國出口名牌”的資格條件,經審核向商務部推薦71家企業76個品牌申報2007~2008年度“中國出口名牌”。
此外,福建省率先在全國建立省級出口名牌評價體系,88家企業入選2006~2007年度福建出口名牌,涉及機電產品、輕工工藝、紡織服裝、食品土畜、醫藥保健等多個行業。
為鼓勵企業創品牌,福建省出臺各種政策扶持措施,對獲選商務部和省級出口名牌的企業集中力量進行重點培育,建立了“商務部出口品牌一省級出口品牌一候選出口名牌”多層次的出口品牌培育體系,此舉得到了商務部的肯定并推廣至全國其他省市。
據專家介紹,福建省自主出口品牌建設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品牌行業覆蓋面廣。全省已初步形成的大小產業集群約60個,晉江鞋業、石獅服裝、德化丁藝陶瓷、泉州箱包、南安水暖器材、福安電機設備、漳州鐘表家具等產業集群在全國擁有較高知名度,潯興拉鏈、九牧王洋服、富貴鳥鞋業、匹克集團、中宇建材、閩東安波電機、盈豐食品等龍頭品牌企業不斷涌現。
二是品牌技術含量高。截至2006年,全省開發新產品26489項,比上年增加2363項;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行業技術開發基地分別達到12家、123家、10家。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更深刻地體現了品牌的內涵,引導著我省經濟在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上實現質的飛躍。
品牌戰略的實施,打響了福建出口商品的名氣,提高了商品國際市場競爭能力,企業從靠低價格賺錢轉變為靠名氣賺錢,通過品牌賺取別人的附加值。此外,品牌產品在開拓國內外市場、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顯著的示范和帶動效應,成為拉動福建省外貿出口發展的有力引擎。省外經貿廳廳長楊彪表示,實施“品牌帶動”是實現“好”字當頭謀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重要舉措。
在將來,福建將繼續大力實施出口品牌帶動,通過各級政府政策扶持、中介組織密切配合以及出口企業實踐,力爭到2010年,入選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達50個,入選省外經貿廳“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達150個,全省50%以上的出口企業擁有自主出口品牌,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總額的比重酬一番,在傳統、新興及優勢產業形成若干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競爭力較強、品牌知名度較高、在全國同行業中居龍頭帶動作用的國家級出口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