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減息和下調準備金率的措施可謂是出人意料,此前雖有研究機構認為年底前有下調準備金率的可能,但都認為基本上不存在降息的可能。正當市場熱烈討論下一步貨幣政策走向時,央行果斷地亮劍了。下調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0.27個百分點,下調中小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為1個百分點。這些年,“上調”耳熟能詳,“下調”卻頗為罕見。央行“二率齊降”究竟意味著什么?將會帶來什么?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調整貸款基準利率與存款準備金率是結構性調整,充分體現了央行政策“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結構優化”的原則。在外部需求減弱、企業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上升、銀根縮緊的情況下,這一調整有助于“三農”、中小企業獲得資金,保持平穩發展。
央行此前表示,未來的調控重心是要加大信貸結構調整力度,優化信貸結構,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發展,確保新增信貸資源向“三農”、中小企業和災后重建傾斜。銀監會此前也表示,商業銀行將進一步加大貸款投放力度。
同時,業內專家認為,由于財政政策是偏結構型政策,因此,在今后的宏觀調控中,還需要更多發揮財政政策的作用,應該加大要素價格改革,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緩解通脹的壓力,助力經濟結構轉型。
目前,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大中華地區業內專業理財師提出了“雙率”下調后的理財觀,那就是,不求賺多少錢,最主要的是保住自己的本金。而與此同時,CPI已脫離了5%的通脹警戒線,本已對跑贏CPI不再抱有信心的投資者,重新燃起了希望。
業內人士認為,黃金期貨在目前依然是牛市,近期的黃金其實還沒有充分炒起來,有投資能力的市民可以進行投資。由于美國金融業負面信息相繼公布,美元受打擊回落,國際金價結束了連續下跌的命運。但業內人士也提醒投資者,目前國際金價短線前景依然迷離,中小投資者謹慎觀望,前期低位做多的短線投資者不妨獲利了結。
而在近期,也有不少投資者前往銀行咨詢2008年第二期電子式儲蓄國債的情況。投資分析師認為。針對目前仍然低迷的股市,國債以其穩定的收益成了不少穩健型投資者的首選。這次國債的發行,出現多年未見的熱銷情況。搶購國債的情況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了,去年只有在銷售基金時才會有這樣的情況。
而銀行利率下調,對與其有著較強“負相關”的債券來說是牛市契機。據了解,此次發行的電子式儲蓄國債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種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為5.74%,最大發行額為150億元。本期國債從2008年9月16日起啟,按年付啟、,每年9月16日支付利啟,2011年9月16日償還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在面對系統性風險時,債券和股票在某種程度上是一致的。目前,經濟走勢非常微妙,債市能火多久,也有待進一步觀察。
目前商業銀行在開展理財產品業務時如履薄冰,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幾乎絕跡,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正逐漸升溫,成為理財市場的“掌上明珠”。從8月份起,包括東亞、渣打等外資銀行也開始推出各自的信貸理財產品,扣破了原來中資銀行一統天下的局面。
另據專家分析,受銀根緊縮影響,上半年不少企業依靠信托模式通過銀行向投資者籌集短期資金。信托理財產品已經成了“變相”的企業貸款。隨著雙率下調,資金供應有所增加,銀行信托類產品的預期收益勢必跟隨下調,從而影響投資者收益。此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僅涉及中小銀行,因此短期內影響不大。不過,投資者必須進一步關注信托市場的動態。
另外,基于目前情況判斷,股市恢復元氣還需時間。國內股市目前和國際市場的聯動性越來越強,美股的下跌會拖累A股,而受“雷曼兄弟事件”影響較大的是銀行等金融股。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股市下跌趨勢仍很明顯,股市不太可能因為一兩項政策就改變趨勢。市場仍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恢復元氣,未來走勢如何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