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三利好突然降臨使得不少投資者十分驚喜。摩根大通證券亞太區董事總經理、中國市場主席李晶在近期表示,A股市場的問題就是信心,未來幾個月政府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前提下,可能會出臺一些政策來穩定股市的表現。政策方面,甚至有人估計印花稅會完全取消;二:是平準基金可能存未米會出臺;三是政府可能會給“大小非”減持制定一個清晰的時間表。另據法國巴黎銀行預計,中國近期可能會提出一個經濟刺激計劃,具體措施包括提高退稅率,放松價格管制和上調銀行的貸款配額等。另外,政府將在公共事業上增加開支。但法巴認為,投資在醫療福利、教育和退休養老保險系統效果將更好,因為這些計劃能夠幫助人們減少為對抗生病養老等風險而存錢,從而促進國內消費。
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副司長曹文煉昨日表示,中國正經歷著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為嚴峻的挑戰,建議適當擴大中長期貸款利率的下浮,以支持重點行業的建設,并加快財稅體制的改革。他認為,中國應盡快推進各項財稅體制改革,擴大農村消費,落實相關財稅支持政策,大力發展中小金融機構;進一步擴大國際收支平衡,擴大進口,并應適當加大對外股權投資力度。
事實上,對于經濟增速下滑的擔心是目前不少市場參與機構看空市場的最為重要的原因。一些基金公司以及私募對于利好之后后市走勢的一些看法仍舊看空,不過認為在利好的刺激下,A股有可能走出一波反彈行情。
某私募人士認為,目前,市場投資者對于經濟放緩的擔憂可能甚于一些實質利好效應,股市反彈也會有限。另外,從估值上來看,亦離歷史底部有20%左右的空間,股市尚不具備反轉的機會。
就目前來看,除了近期公布的單邊征收印花稅和匯金公司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管理層至少還有四張好牌可打。有消息靈通人士透露,股指期貨可望于近期推出。
而日前,我國股市大起大落的市場特征非常明顯,業內人上認為,主要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風險的對沖交易機制缺失,建議監管層在當前股指低位盡快推出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金融衍牛產品試點,同時推出組合性保護措施,對沖投資風險,提高市場流動性,同時,改革市場的交易制度有時還能有效激活市場。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部副主任劉李勝在近期表示,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將采取風險防范措施來維護股市穩定,并將設法避免出現美國那樣的失誤。
而大小非減持還要限制市場對“大小非”解禁和再融資的恐懼是導致近期市場暴跌的最大原因。近期證監會出臺了一系列規范大小非解禁的利好,這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穩定投資者信心。不過,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探討另外一些辦法,比如,摩根大通亞太區董事總經理、中國市場主席李晶提出的,政府要給“大小非”減持制定一個清晰的時間表;龔方雄則認為可以由政府出面設立專門的基金用于接盤“大小非”。另外,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宵建議將國有限售流通股劃歸社保基金,令其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持有,也不失為一個女了辦法。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全球范圍內解決股市危機的方式就是利用長期資金和公共資金,才能真正做到從價值層面穩定股市的作用。而按照2008年A股市場20%整體盈利增速的保守預期,目前市場的動念市盈率已經只有十幾倍,市場已經具備投資價值,市場的低迷只是信心極度缺失。如果能夠由政府通過特定機構以法定方式設立平準基金,通過對市場逆向操作,熨半市場的劇烈波動,投資者信心自然而然會得到下復。
在市場極不穩定的狀況下,減少股票供給和限售股票的解凍流通被認為是必要的,而暫停大盤股發行是獲得贊同最多的建議之一。證監會官員此前表示,已放緩發行節奏,但未表示是否采取暫停措施。中信證券一位人士建議監管層應至少宣布新股發行暫停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