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還在康奈爾大學讀研究生的羅斯高(ScottRozelle)第一次來中國,“當時還有人民公社,公社的負責人說改革肯定不行,他肯定錯了。”之后的20余年里,羅斯高一直研究中國的農業問題,他的研究論文幾乎都是和中國學者合作而成。而今,他已經成為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他的研究濃縮了中國農業30年的發展與變化,也對未來的發展指出了問題所在。
改革初期推行的是漸進式的改革
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改革改得很慢,走三步退兩步。“比如糧食的買賣,原來一直是糧食統購統銷,改革就放開通過市場自由買賣,讓當地的糧站做生意,結果一看糧價漲了,又收回來還是統購,最終還是放開。比如化肥的買賣,一下子就放開,有點亂,就收回來,然后又放開?!?/p>
羅斯高教授認為,這就是中國改革的特色,看見有點亂就控制改革的步伐,穩定的時候再繼續改。正可能因為是慢慢地改,改革進行很順利,不像前蘇聯的改革,一下子整個社會都亂了。經濟學家們用“漸進式改革”來形容中國的改革,以此對比前蘇聯的“激進式改革”。
中國的改革其實很有規律:先改激勵機制,即生產責任制,結果產量提高了,卻沒有市場;所以接著改革市場,慢慢地放開,先是放開農產品市場,然后是農資產品市場、勞動力市場,現在已經進入了土地的深入改革階段。
“我想現在到了土地的第二次改革,土地登記在農戶名下可以持續50年,100年,進一步明晰農戶對土地的承包權。這也可以慢慢改,不用很著急。”
中國的農產品市場:完全競爭
中國現在的農產品市場是世界上最有效率、一體化的水平最高的市場,比美國農產品的一體化水平還要高。這種說法,讓我們感到困惑,我們一直是在學習西方經濟學體系,怎么會比我們的老師更具有西方經濟學的特征呢?
羅斯高教授舉例說:“比如,廣州的玉米價格提高1毛,馬上10天之內陜北地區的玉米價格就會提高1毛,價格是由市場來決定的?!?/p>
為什么呢?中國有2億農戶在種地,可能有1000萬~2000萬的人在從事農產品的買賣。也就是說,每一個糧食販子(泛指農產品交易商)的交易量都很小(相對于全國農產品總交易量),就不存在任何如壟斷等的交易障礙,這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氨热缡卟说馁I賣,4000萬個蔬菜種植戶賣給400萬個蔬菜販子,300萬個養牛的賣給50萬個收奶的,所以差一分錢雙方都會去賺,價格的傳導機制非常有效。
這種方式有利有弊,中國農戶很快就充分發揮了有利的方面。目前,蔬菜、水果、畜牧業、水產品養殖業的增長非常快,傳統種植業的產值只占大農業總產值的49%,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而且是完全由市場引導的。
弊端也非常明顯地突現出來,2008年,羅斯高教授和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的黃季焜的一篇論文中分析了水果種植戶的交易行為:農戶和交易商(水果販子)之間不簽訂任何合同,而且都是現金交易;農戶數量眾多,每個農戶的產量不大,結果就是無法跟蹤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和來源,容易導致食品安全問題。
簡單說來,就是數量眾多的散戶(農戶)造成監督、跟蹤成本的無限提高。比如,奶粉事件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數量眾多的奶牛養殖戶和奶站使奶制品企業的監督成本上升,結果就是在瘋狂的市場競爭中,奶制品企業只顧占領市場份額,無暇顧及對奶源的控制。
研究中的變化
農業政策、農村的資源環境、農村的貧困與發展一直都是羅斯高教授研究的3個主要方向。但從他的研究內容上,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農業的發展和變化。
最初,羅斯高教授主要研究傳統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麥等,“農戶如何選擇種子、化肥等農資,如何銷售自己的農產品?!彪S著小麥等傳統作物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小,研究轉向高科技、轉基因作物和農副產品等?!氨热?,Bt抗蟲棉其實就是一種轉基因農作物。中國政府在轉基因技術方面研究的投資是世界,各國政府最多的,比美國政府在這方面的投資還要大,當然美國是私人公司在這方面投資比較多。綜合起來,美國投資最多,中國第二。”
而且,即使研究同一個課題,研究的內容也發生了轉變,“比如化肥,以前研究的是農民能不能買到化肥,買不到化肥他們怎么辦,比如采用農家肥;現在研究的問題是農民使用了過多的化肥,這導致許多污染問題。以前研究農民吃不夠,現在的問題是城市的孩子營養過剩?!?/p>
羅斯高教授認為,研究中國的問題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方面是中國的變化太大了,另一方面是區域廣闊使研究能跨越不同的發展時期,比如從上海到甘肅就從第一世界走到了第三世界?!爸袊褪前l展問題的一個大實驗室。”
農民都是大企業家
20年來,羅斯高教授一直都是與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的黃季焜教授等一起合作研究?!拔覀兊难芯恳詫嵶C經濟研究為主,大約一起做了50個調查,每年2~3個,每次調查都是隨機抽選50個村或者100個村的幾百戶或1000多戶,所以跑了很多農村,差不多一起寫了200多篇研究論文。”
1990年,羅斯高和黃季焜基本上是同一年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論文。當時,羅斯高的論文題目是《中國農村領導者的經濟行為》。“上世紀80年代,有些地方還沒有實行責任制,村長決定這一片地種雜交稻,另一塊地種高梁,而旁邊的另一個村就不是這樣。我的論文研究村莊的富裕程度與村長的經濟行為之間的關系?!?/p>
這篇博士論文是通過在中國的實地調查而完成的?!?988年至199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接待單位幫助我安排在中國的研究,那個時候我就發現合作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我對統計學、計量經濟學比較了解,社科院的同事就比較了解當地的情況。雖然當時對外國人的限制還比較多,但我還是能下到農村去?!?/p>
對于如何與農民打交道,羅斯高教授顯得很在行?!吧鲜兰o60年代,我在初中時就學中文,在伯克利大學讀大二時,還參加一個項目在臺灣待了兩年,學國語。之后在康奈爾大學的碩士、博士階段研究農業經濟。而且我從小在農場長大,我的爺爺有一個農場,我的父親在加州一所大學,也作農業研究?!?/p>
“我很尊重農民,不管他們的土地有多少,他們都是一個大企業家,自我決策,自己經營并承擔風險。而且,以前從來沒有人和他們談過自己的農業生產問題,他們很感興趣。農民很聰明的,你為什么買這種化肥,而不是那種化肥;你為什么種這個,而不是那個,他們心里早有答案——這是他們的本能。”
農村教育
現在,羅斯高教授和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的張林秀教授等合作的一個重點研究課題是農村教育。“農村教育的研究屬于農村的貧困與發展這個問題,我們主要做教育政策的評估?!?/p>
近10余年來,農村地區也實行合并學校的政策,小學數量幾乎減少40%。據《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從1996年到2007年,全國小學數量從64.6萬所減少到32.01萬所?!捌鋵嵾@是一個很好的政策,國家可以重點投資中心學校,結果在貧困地區就出現了問題。尤其在山區,國家為中心學校建了宿舍,學生可以住校,結果學校食堂的飯菜缺乏營養,很多孩子只好吃自己帶去的米飯,導致孩子貧血。”
營養缺乏還只是導致學生貧血的一個因素,另一個因素是因為學生體內的寄生蟲,“我們和西安交通大學做的調查顯示,在貧困地區有30%以上的孩子體內還有寄生蟲,寄生蟲會吃掉孩子體內的鐵,也會導致學生貧血?!?/p>
為什么學生不吃專治體內寄生蟲的藥呢?就是很多人小時候都吃過的糖塔。其實,一年只需要吃兩次,需要3毛錢,1000萬人民幣完全可以解決問題。
“我們針對學生家長做了一個調查,主要問題是你們是否愿意每年花50元錢為孩子做一次體檢、購買糖塔,結果98%的家長都同意。但當地學校的校長根本不敢收一分錢,原因是國家禁止學校亂收費?!?/p>
針對這個問題,羅斯高教授參與了一個農村教育行動計劃。一位美籍華人提供了8萬美元的資助,在西部地區選擇100個學校,隨機抽選50個學校,給學生補充維生素補鐵,其中25個學校,除了給學生補充維生素,還讓學生吃糖塔。這樣在100個樣本中,50個什么也沒補充,25個只補充了維生素,25個補充了維生素和糖塔。然后,我們再調查學生是否貧血,并讓這100所學校的學生參與幾個考試,測試智力水平和反應能力。
接下來是干預,看看這兩種方法在降低貧血方面的作用如何,看看貧血的改善與學生的成績有怎樣的關系,他們的成績是否提高了,他們的輟學率是否降低了。
這個是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新方向,在羅斯高教授的研究中這也是一個全新的方法。
政府的積極反應
2008年9月29日,溫家寶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羅斯高等“友誼獎”獲獎專家?!皶姇r,溫總理對我說,‘我看了很多黃季焜教授的文章’,溫總理非常關心農業,在任副總理時他就主抓農業,他跑了全國很多縣?!?/p>
“每年我們都會給中國政府呈送幾份報告,他們至少會考慮一些我們的研究。我們在生物技術發展、農業科技改革、農產品市場和貿易、農產品價格等的研究成功,政府都會做出反應,政府很重視專家的意見”。
發展的因素
對中國目前的形勢,人們有不同的觀點,或樂觀或悲觀?!拔蚁耄@樣3種人肯定是持樂觀態度的:一是來中國很多年,確實看到了發展,雖然還有很多問題,但比20年前好多了;二是經常到基層,具體地看到農民的變化,而不是只看數據;三是看到了世界上其他落后國家的問題?!?/p>
羅斯高教授認為,中國農業在改革30年中取得的發展成就可以歸結為3方面的因素:一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它不僅提供了很好的激勵機制,也為農戶提供保障,“印度是一個反面例子,大量農民沒有土地,只能流浪到城市,造成社會動蕩;而中國的農民工如果在城市失業可以回到農村,還有保障?!岸谴罅康霓r業科研投資,”雜交稻、轉基因、矮稈小麥都是中國科學家研究出來并推廣的”。三是市場的放開,包括農產品市場,勞動力市場進而是土地市場。
羅斯高教授強調土地市場需要進一步放開,“必須建立土地流轉的機制。讓有能力去城市生活的農民可以出租自己的土地,而城市也必須樂于建設相當的經濟適用房,為農民的遷入提供優惠。”
農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呢?羅斯高教授說:“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怎樣把2億農戶變成2000萬個,這和很多問題結合在一起,教育改革、醫療改革等。所有發達國家90%的人口都生活在城市,中國如何把農民從農村搬到城市,后邊的問題很多?!边@其實已經超出了農業本身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