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尿毒癥發病總人數已經超過100萬,而每年能夠接受腎移植的患者只有5000人左右。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每年固定接受治療的腎臟病患者就有400人之多,而這方面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明顯不足。鑒于這種狀況,如何通過先進的技術、合理的醫療護理方式使更多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享受到有限的醫療資源,已經是世界醫學界共同關注的問題。
完善腹膜透析技術并探索腎病的醫療,護理模式,一直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腎臟病臨床研究和培訓中心主任汪濤博士的追求。
汪濤的腹膜透析研究歷程
汪濤博士是北京大學醫學部最年輕的一位臨床醫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當年,汪濤大學畢業后考取了廣州中山醫科大學腎臟研究所的研究生,師從于我國著名的腎臟病學專家、腹膜透析治療的奠基人葉任高教授,從事腎功能衰竭及透析療法的研究,于1995年獲得了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后,他應Karolinska Institute的邀請,來到風光秀麗的瑞典做博士后研究。Karolinska Institute以諾貝爾獎的評選而聞名于世,在這里,汪濤師從也是諾貝爾醫學獎的評委、時任國際腹膜透析學會主席Jonas Bergstrom教授,繼續從事腹膜透析療法的研究。面對浩翰的知識海洋及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汪濤在JonasBergstrom教授及另一國際著名學者Bengt Lindholm教授的指導下,選擇了研究腹膜透析最基礎的也是最關鍵的問題——腹膜功能的研究。
由于他一系列研究成果對腹膜透析所做出的貢獻,2001年由多名國際權威學者推薦,汪濤榮獲國際腹膜透析學會的最高獎項——John F.Maher獎。
1999年汪濤應中山醫科大學的邀請回國。2001年被教育部聘為北京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在臨床實踐中,汪濤在對腹膜功能研究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了不同透析液的配方。他關于葡聚糖降解理論的假說已在多個國際權威雜志上發表,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學者支持。汪濤在如何提高透析充分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提出了通過降低腹腔液體重吸收來提高腹透效能。他還發現腹膜通透性高的病人盡管毒素的清除效果最好,但死亡率也最高,以此提出了腹膜水平衡紊亂是長期腹膜透析失敗的關鍵原因,他的研究隨后被其他多個中心的研究所證實。目前,他的觀點已被國際腹透界的學者廣泛接受;他發現透明質酸可以降低腹腔液體重吸收,并提出腹膜表面透明質酸層的假想,這一假想已得到廣泛的引用。
世界首家腎臟病臨床研究和培訓中心成立
2008年6月,汪濤教授領導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腎病研究所與百特國際(Baxter Inte'national inc,)公司攜手合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腎臟病臨床研究和培訓中心。百特公司是1931年成立于美國的一家多元化經營跨國醫療用品的公司,他們致力于研發和生產先進的醫療產品和治療方法。
腎臟病臨床研究和培訓中心是一所為滿足腎科醫護人員的需求而設立的醫療培訓、學術研究及醫療機構,為前來參加培訓的醫護人員提供了腎臟病臨床研究和培訓的醫院環境。
2008年10月份,中心開展了全英文教學培訓班,臨床管理和腹膜透析培訓班,并組織研討會,為亞太地區培養腹膜透析治療方面的專門人才。同時籌備著2009年中國北京腹膜透析國際研討會,以研究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慢性腎臟病治療管理模式,探討有關慢性腎臟病管理系統、營養和腹膜透析、腹膜功能的保護、腹膜動力學等學術問題。從明年開始,腎臟病臨床研究和培訓中心將招收國外訪問學者及博士后,主要從事基礎研究。
腎臟病臨床研究和培訓中心將以最大的努力向亞太地區的腎科醫護人員提供一系列高質量慢性腎臟病管理以及腹膜透析的培訓和研究項目,以期提高慢性腎臟病和腹膜透析的醫療質量,從而建立起他們自己的腹膜透析中心,向患者提供有質量保證的腹膜透析治療。
探索新型的醫療護理模式
近年來,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發病率在迅猛增加,由于受腎源的限制,透析成為慢性腎衰治療的主要手段。汪濤教授說:“雖然我們的醫療技術在不斷地發展,越來越多的病人得到了治療,但我們還是看到很多腎臟病病人深陷尿毒癥的痛苦中。畢竟,國家用于醫療衛生方面的經費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在不斷地探索一條性價比更好的腹膜透析治療方法,力求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療:我們也一直在探索研究,使腹膜透析的醫療質量不斷得到提高。從臨床觀察總結中我們看到,腹膜透析病人一年的治療費用要比血液透析病人治療費用節省約3萬至4萬元人民幣。近二三年來,腹膜透析病人增長的速度很快,在有限的醫療資源下,經過我們的努力,醫療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汪濤教授認為,建立小病房大門診是腎臟病專業將來的發展趨勢。這樣的管理模式可以系統地對病人進行管理和治療,隨時掌握病人的情況,規范病人合理化用藥,為病人減輕經濟負擔,同時為國家節約了醫藥開支,有效地減少了醫療資源的浪費。這樣的管理方法也得到了病人及其家屬廣泛的歡迎和積極的配合。
腹膜透析治療方法簡便、價廉、有效,可在家中自行操作。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汪濤領導的“臨床研究中心”花了很大的心血改變舊的醫療模式,形成了一整套規范的醫療。護理制度,取得了很好的醫療效果。這一醫療模式對外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國外同行不斷來訪,他們的工作在世界同領域里得到了廣泛的贊譽。
汪濤教授介紹說:“在加拿大、瑞典和日本,我參觀了很多家醫院。國外的同行專家對我們現在的醫療模式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并且正向我們學習。有大家共同的努力、有患者和家屬的配合和支持,我們‘中心’的發展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