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不時有逆流出現,但移民潮的高漲無疑對輸出國和接收國都大有好處。
英國保守派政治家伊諾克·鮑威爾在大約40年前警告說,移民正在造成巨大紛亂與沖突,以至“像羅馬那樣,我似乎看見臺伯河(流經羅馬)上充滿了血的泡沫。”事實證明那句話純粹是胡說八道。假如移民離開了英國和其他富國,那些國家必將陷入可怕的困境之中,因為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移民勞動力發展其經濟。但他的另一個預言則比較準確,根據這個預言,到目前為止英國人口的十分之一會是移民。的確,2005年的最終統計顯示,外國出生的人已占英國人口的9.7%。移民迅速增長是許多富國的共同經歷,美國目前的移民比例已達到15%。盡管某些國家的政府采取各種措施抵制移民進入,但推動移民潮的根本力量卻不可能消退。
今天,全球移民人數據認為已達到約2億。聽上去這個數字龐大,但卻只占世界總人口的3%,仍有很大的增長潛力與空間。移民被證明是全球窮人改善生活狀況和生存條件的成功策略。到1920年前的100年里, 6000萬歐洲人去了“新世界”,越過大西洋的歐洲人可望使自己的收入翻一番。今天,這種誘惑則更加迷人。一個從窮國移居到富國的人可望其收入增加五倍或更多。因此,只要這種差距繼續存在,移民潮就難以阻擋。
輸入國受益匪淺
過去10多年里,世界大部分地區經濟持續繁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全球范圍的有效勞動大軍正在迅速擴散。據聯合國報告,在過去40年里全球移民人數翻了兩番。移居富國的人不僅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境遇,同時也給接收國的居民帶來好處,因為富國高速變化的經濟不斷需要技術高度熟練的工人和愿意干臟活苦活的勞工。如果沒有移民,富國經濟恐怕將因老齡化問題和越來越難以討好的勞動力走上衰亡之路。
過去20年左右,移民高速涌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的現象恰與西方許多國家的經濟增長偶合。愛爾蘭的旅游熱區科夫鎮,從前以輸出人口聞明于世。250萬愛爾蘭男女離開碼頭登上去美國的征途,其新哥特式教堂則靠寄回的外匯修建起來。現在,科夫鎮充斥著外國工人:一個南非人在旅行社辦公室工作,另一個則開著出租車,中國人開著餐館,孟加拉國人經營著漁業,如此等等。一位賓館老板說,沒有移民他的賓館就不能運作,因為他最近登廣告招聘一名接待員時,200多名應聘者中沒有一個愛爾蘭人。2007年的一份報告中說,移民潮已幫助英國的增長率高出了其長期指標。有人估算,希臘的移民對該國每年GDP的貢獻為1.5%—2.0%。
而且外國工人往往比本地人更具靈活性,有助于經濟平穩發展。例如,從墨西哥來到加利福尼亞的移民也同樣愿意去芝加哥。在經濟高速增長期,移民流入可降低增長壓力和通貨膨脹造成的風險。如果增長減弱,移民可回國或去另一個國家,或者壓根就選擇不來。例如,從墨西哥流向美國的移民潮也許會隨著房產業的衰落和建筑行業工作機會的減少而緩慢下來。
雖然移民既可能是經濟繁榮的結果,也可能是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但擁有大量移民的東道主國居民尚不明了移民所帶來的的經濟利益。2007年11月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55%的西班牙人把移民視為其經濟的促進力量,這樣的人在意大利人中占50%,在英國人和德國人中只有42%,而在法國人的答卷中其比例只有30%。對移民的仇視心理也許與對經濟的擔心有關。如果出現衰退跡象,本土人會更加擔心外來者搶了他們的工作或騙取他們的福利待遇。實際上,并非所有移民都會待在接受國。調查表明,在英國的絕大多數波蘭人打算在近幾年內就回國。愛爾蘭、瑞典、英國、美國和其他高移民國家的低失業率表明,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外國移民排擠本地人的情況。此外,移民還在幫助創造工作機會,因為充足的勞動資源鼓勵擁有資本的人進行更多的投資。
輸出國的兩難
移民有助于輸出國智力人才數量的增加。
去了國外的移民可花更多的時間學習,獲得更多的技能和經驗,然后將其帶回國內。所以吸引移民回國工作,哪怕是短期工作,也是件好事。例如,加納給一些醫務人員提高了工資,對具有高技能的人才提供獎勵以吸引他們回國。此外,匯款往往用于資助求學,因為移民前景和在國外發跡對更多的人來說是接受教育的激勵因素。
然而,如果只輸出普通勞動力對窮國來說還有道理的話,輸出較好的智力勞動者則不劃算。大多數窮國和中等收入國家長年面臨缺乏技術工人的問題。在南非,雖然大學畢業生人數快速增加,但許多高素質人才卻毅然去往英國或澳大利亞,致使本國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空缺。在摩洛哥,許多擁有科學與工程學位、計算機技能和具有外語能力的人都去了法國、荷蘭和加拿大,只有文科生和公共管理專業的學生留在國內。小國如牙買加和塞內加爾,其一半到四分之三的畢業生去了外國。實際上,幾乎不可能阻攔高技能人才流往國外,如果誘惑不足夠大的話。
輸出國受惠移民匯款
較容易的資本和貨品流動在過去10年或20年中使世界變得更加富裕,更頻繁的人力轉移既創造了更多的財富,又有助于財富更公平地得到分配。每年數以億計的外匯寄回輸出國便是最有力的證明。
關于全球移民匯款總額說法不一。世界銀行說每年有2000.04億美元,然而聯合國農業部門最近的一份報告則說,2006年有3000億美元匯入貧窮國家,加上旅行者隨身攜帶的實物和現金,可以說全球1/10的人受惠于匯款。
對多數窮國來說,匯款比援助更有價值,因為匯款提供的資金超過援助和外國直接投資的總和。世界銀行的匯款問題專家狄利甫·拉薩說,小國獲益最多,移民現金占湯加(南太平洋島國)GDP的27%,占海地共和國GDP的21%。
匯款如金子般安全,具有多種優勢。直接匯給家人的錢不可能被盜,或被援助機構或政府中的中間人貓兒膩。匯款比援助款和投資款穩定,而且在必要時還可加快。如2004年海嘯后在國外工作的東南亞人立即將多余的錢寄回了家。美洲銀行2007年對在美國的墨西哥人的一項調查顯示,3/4的墨西哥人的年收入不到兩萬美元,但平均每人每年要寄回3500美元回家。華盛頓移民政策研究院的一項調查發現,在美國工作的9000名非洲醫生平均每人每年寄回兩萬美元。
住在倫敦的穆聰古澤先生每月寄幾百英鎊給自己在烏干達的家人。他寄回的錢為祖父支付每天的牛奶費和親戚的住院費,還支付其姐妹們的教育費,使她們能繼續求學,他還正在幫家人蓋新房子。并且,他在坎帕拉投資房地產,下一步還打算在自己的家鄉卡貝爾建立一個商業中心和一個互聯網咖啡館。穆聰古澤的經歷很典型。聯合國農業部門認為,移民的匯款中90%用于食品、服裝、房屋、教育與醫療。世界銀行2007年的一項研究復查了來自115個窮國的數據。當國際匯款上升10%時,一天靠不到1美元生活的人數就降低3.5%。像烏干達、孟加拉、加納、尼泊爾這樣的國家是最大的受惠者。
越來越多的政府正在考慮利用匯款加速投資。印度提供特別優惠鼓勵移民匯款用于投資。埃塞俄比亞也在游說其在美國的移民,并為其投資提供方便。摩洛哥移民部部長穆罕默德·阿米爾稱贊其好處時說:“這種影響是巨大的、決定性的。我們全國建筑業興旺,這是反貧窮的一個重要保障,并能幫助我們的農村社會實現現代化?!?/p>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移民問題
發展中國家也同樣吸引移民。2005年,兩名世界銀行的研究人員拉沙和威廉·肖估計,2/5的移民(約7800萬)在富國之外。但是,雖然窮國和中等收入國家之間的人員流動數量很大,但對其研究則很不夠。大多數這方面的窮苦移民一般不會去很遠的地方。東南亞移民中的大約一半被認為滯留在鄰國,來自東歐和中亞的移民中2/3一直待在他們自己的地區。來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移民中近70%的人留在非洲大陸。西非國家沒有限制來自鄰國的移民,因此,許多人從加納越過邊界去了富產石油的尼日利亞。一位摩洛哥的資深公務人員饒有趣味地說,他的國家處于非洲和歐洲的“錘子和鐵砧之間”。其他國家如印度、俄羅斯和阿根廷是理所當然的目的國。中國在非洲的人數據說在8萬到40萬之間,其中許多在石油富有國如蘇丹、尼日利亞和安哥拉。
從一個低收入國家到另一個低收入國家的匯款也許有助于扶貧。世界銀行估計,2006年窮國之間的匯款約在170億到550億元之間。有些中等收入國家如委內瑞拉,由于其石油收入充足,甚至允許外國人享受其福利待遇。阿根廷取消了對來自南美的移民的一切限制,并再次保障移民享有公共健康和教育資源的權利,甚至對非法移民也是如此。
期待更自由的人口流動
過去幾十年比較自由的資本流動和國際貿易已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財富與福利。但創造更大的經濟利益有待更自由的人口流動。
在新世紀,全球移民潮會遭遇到什么樣的情況?移民潮的前景如何?如果勞動力無限制地在全球自由流動,政治體制也許在很大范圍內受到沖擊,但全球貧困問題將會大大緩解。2003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勞動自由流動至少會使世界GDP增加10%。但西方的決策者必須使本國民眾相信本國人民和移民都是加速經濟發展的強大力量,外國人不僅能滿足工作崗位的需求,而且能成為企業家,反過來創造工作機會和財富。
從長遠觀點看,移民對補充正在萎縮的本國的勞動力至關重要。目前的移民數量不是多了而是遠遠不夠。前《經濟學家》雜志特約作者菲利普·萊格雷在其新著《你的國家需要他們》中強調指出,阻止移民運動“在道義上是錯誤的,在經濟上是愚蠢的?!惫鸫髮W教授蘭特·普利切特說,較快的全球移民會給窮國帶來巨大利益,這些利益超過多哈發展計劃提出的外國援助、減免債務和貿易改革三者加起來的總和,大大有利于和諧世界的構建。
據《經濟學家》2008.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