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美容》對話寶潔美發及護膚專家
Jay Patrick Tiesman博士
說起寶潔公司(PG),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無論是飄柔、潘婷、海飛絲、沙宣等發用品,還是舒膚佳、玉蘭油、佳潔士、碧浪、汰漬等品牌,無不在中國享有盛譽。寶潔,始終在一絲不茍地做品牌,不折不扣地詮釋著“消費者至上”的經營理念。
今年夏季,Jay Patrick Tiesman博士,專程來南京參加“2008中華醫學會”相關學術會議。作為中國專業美容領軍媒體——《中國科學美容》雜志,特別對Jay Patrick Tiesman博士,進行了專程訪問。

創始于1837年的寶潔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之一。寶潔之所以不斷走向成功,與其倡導的“消費者至上”的理念息息相關。這一理念已真正成為“寶潔人”的共識,并已不折不扣地落實到每一個環節之中。特別是在產品的創新和研發上,更是將消費者的訴求擺在了第一位。
寶潔公司每年與超過700萬的消費者進行交流,各種產品每年要做至少一次的改進和改良。全球性產品開發與研究加速了新技術的應用,寶潔公司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除了擁有先進成熟的經營理念,更得益于其精良的科學家團隊、先進的技術、和對科技不斷地創新和追求。
《CSC》記者:你最早將基因技術應用在個人護理方面,能否簡要介紹一下在“基因芯片”上的研究情況?
Jay博士:“基因芯片”技術使我們得以通過高通量分析測量基因表達變化。在分子生物學發展初期,我們只能一次檢測一個基因——就像用一根魚竿釣魚。然而,我們知道人類基因組中有數以萬計的基因,如果我們對其逐一檢測,那得花上幾百年時間(就像用一根魚竿去釣幾萬條魚一樣)。科技進步和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賦予了我們新的工具,使我們能夠在一次實驗中分析幾乎所有已知人類基因組中的基因。這就相當于用一張漁網代替了魚竿來捕魚。通過使用這種技術,我們在一周內完成的工作比使用以前的工具工作幾個世紀所做的還要多。
《CSC》記者: 能給我們介紹下有關寶潔公司內部的中央基因平臺——昂飛技術平臺(Affymetrix technical platform)的信息嗎?它是每種新產品的創新與研發平臺嗎?
Jay博士: 我們在寶潔的許多業務領域都使用了基因芯片技術,其中包括美容護理(皮膚、頭發、頭皮)業務、呼吸護理業務、腸胃護理業務以及其他業務。然而,基因組只是我們需要研究以滿足公司需求的先進技術平臺之一。我認為寶潔公司是一個極具技術研發潛力的公司,公司在許多最新的科技領域都擁有專家,如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物組學以及其他領域。
《CSC》記者: 我們知道,目前我們使用的美白產品,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會有美白效果,但停用一段時間,膚色便會還原。我想知道利用基因組技術開發出的美白產品,是否可以長期改善膚色?
Jay博士:可逆性其實是化妝品的優點。這一點使消費者對產品效果不滿時,可以選擇停止使用該產品,并且也有助于提高產品的安全性。基因組技術將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化妝品成分如何作用于皮膚表面,表層的變化又是如何在分子級別影響深層皮膚的。

《CSC》記者:亞洲人非常喜歡白皙的皮膚。我們知道,你在這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出了全新的美白配方Sepiwhite。在實驗過程中該配方的效果如何?
Jay博士:Sepiwhite配方能從一開始就抑制黑素原生成。眾所周知,它是alpha-MSH分子的抑制劑,而alpha-MSH分子是黑色素生成最早的信號。我們的基因組工作顯示,Sepiwhite還有更多的衍生效應,可以影響其它酶促反應,例如涉及皮膚色素沉著和細胞應激的反應。
《CSC》記者:就美發及護膚業而言,你認為目前世界上最令你贊嘆的研發成果是什么?為什么?
Jay博士:在我看來,寶潔美容研究機構許多地方做的非常完美,它注重科學可信的實驗結果而不僅是天花亂墜的營銷宣傳,而且注重支持基礎研究以便開發更優秀的產品。然而最令人贊嘆的一項成就當屬它在實驗動物替代物上的領先發現。整個公司特別是美容機構對這一成果非常重視。作為一個科學家,我曾擔心在此領域的領先地位會阻礙我們的研究。然而,它卻產生了相反的效應——促使我們在研究上進行創新。例如,我們的基因組研究機構不再使用動物做實驗,而是通過優化標本采集技術,來采集人類的小塊皮膚進行實驗。我們還從事了人源皮膚培養體系的研究,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團隊的研究者在這一領域達到了領先地位。
《CSC》記者:頭皮屑是由真菌引起的。它與遺傳有關嗎?通過使用控制真菌的護發產品能否有效地控制并減少頭皮屑?長時間使用這種產品會否產生抗藥性和依賴性?
Jay博士:頭皮屑的產生當然有遺傳的因素。我們發現,許多人的頭皮上即便有馬拉色菌和脂質也不會產生頭屑。作為一個基因組研究人員,我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因為我對馬拉色菌與頭皮之間的這種寄主——細菌交互作用非常感興趣。這就是我們為什么使用基因芯片以更好地了解頭皮屑生成的原因。
《CSC》記者:新的研究成果會使用于未來的產品開發中嗎?新的研究成果會用在海飛絲(Head Shoulders)系列中嗎?
Jay博士:是的。我們所有的研究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新產品的開發。即便是那些被認為是“基礎研究”的工作都能幫助我們加深對頭皮的了解,并且有可能讓我們進一步找出更好地去除頭皮屑的方法。
《CSC》記者:你在進行基因科學研究上,你是否遇到過困難,又是如何取得突破的呢?
Jay博士:在加入寶潔公司前,我任職于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的一家小型生物技術公司,在來到寶潔的初期,我就開始參與新技術開發。人類基因組計劃伊始,我們便開始著手研究,可謂是基因組技術最早的應用者。早在十年前,我們就開始了生物芯片技術的應用,并已經獲得了生成高質量的數據的方法(這是非常困難的)。寶潔公司全球生物技術部擁有一支基因組技術團隊,而我就是團隊的領軍者。我們將基因組技術大量應用于寶潔的各個業務領域,從皮膚護理、腸胃護理到呼吸系統護理。我們還深入到了毒物基因組學領域——以確保我們的產品既安全又有效。需要指出的是,美容研究機構是我們在該領域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我使他們了解這一領域的重要性,盡管它仍處于初級階段。

《CSC》記者:據悉,你已經在寶潔研發團隊工作了15年。你認為寶潔公司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Jay博士:作為一位科學家,寶潔公司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公司極其重視技術創新。當它在產品包裝上注明“全新改良技術”,那么這種產品肯定就有科學的創新。寶潔產品陪伴了我的成長,我母親買東西的時候只認寶潔產品,因為她認為寶潔的標志就是品質的象征。我那時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我將在維持那種聯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憑借我在該領域的地位,我本可以在其他許多機構工作。但是,我選擇了留在寶潔,因為我覺得這家公司有著憑借科學,創新不渝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