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呼吸中,右鼻孔代表太陽 ,即是陽性能量。左鼻孔代表月亮,也即陰性能量。用右側鼻孔呼吸會加強體內脂肪的新陳代謝,所以有利于減肥。而用左側鼻孔呼吸,可以溫養身體。簡單的呼吸真的有如此神奇?
以現代醫學觀點看,練氣法就是呼吸健康法,可使體內氧分充足,新陳代謝正常,情緒穩定。普通人的呼吸,都不能充分吸人空氣,練氣法就是針對這個缺點加以改善。與王真同鄉的郝孟節,嘴里經常含枚大棗,坐定時,氣息停止,身體不動,不飲不食,歷經百日,形如死人。他的妻子性格樸實,目睹丈夫的情景,無動于衷,毫不驚恐 曹操知道郝孟節功行深厚,便拜他為眾方士的總監督。
可見,呼吸之道的奧妙自古便已經成熟并被人們廣泛使用了。
1印度瑜伽呼吸法
印度相傳的瑜伽術,也有類似這種的人工冬眠。把呼吸時間拉長,脈搏緩慢,體溫和血壓下降。每日消耗極微少的體力,攝食少量的清水和氧氣來維持生命。如此反復鍛煉,可以身埋一個月不死。
2古人靜坐呼吸法
古人用腹壓式呼吸和食餌法配合,防止衰老,治療高血壓和便秘。又用氣功療法治愈神經衰弱、胃腸病和結核病等,非常有效。這也是靜坐呼吸法的一種。
3太極丹田呼吸法
中國太極拳,是由華陀的五禽法演進而來,而五禽法又淵源于胎息法和導引法。簡易太極拳中有二十四個動作,這種拳法從開始到結束的動作雖有變化,無段落之分,都是連續動作,而且都是描畫圓形的各種曲線。練習的要領,是要統一精神、集中意志。雖然全身運動,但呼吸并不急促,而保持有節奏的自然呼吸,并增加呼吸深度,每天履行不息。
《太極拳經》的記載,要鍛煉者作丹田深呼吸。丹田就是針灸術中焦點的稱呼。它的位置在是臍下。在深呼吸時,可使“氣”凝聚于此,保持心平氣和、安定,達到延年益壽目的。
“丹田呼吸”是鍛煉太極調息的不二法門。調息養氣的目的在增加持續力。要言之,即是訓練到盡量吸入新鮮空氣,以祛除身體的疲困。馬拉松長跑選手,就采用此法以補充長時間體內所消耗的大量氧氣。
東晉葛洪指出“胎息法”。乃是使呼吸方式,作到像在母胎內一樣。由鼻孔吸氣,默數到一百二十后,再慢慢地吐氣,并且保持吐出的氣要少于吸入的,這樣才能使精氣儲存在體內。勤練者往往可以由一數到一千再行吐氣。到了這種境界后,即能返老還童,永保青春。胎息法以減少吐氣,和多積新鮮氧氣在體內的方法,是非常合于現代醫學觀念的。

“胎息法”
慢吸快呼
用鼻吸氣,但呼氣時只用嘴。呼吸時后聲腔(軟腭)始終保持挺立的狀態。吸氣時感覺氣息的運動狀態,胸腔、腹腔、肋骨都有打開的感覺。吸氣時,在胸部擴張的同時,使腹部肌肉向小腹的中心位置收縮,腹壁保持不凸也不凹的狀態。由于腹肌的收縮,使呼吸的力量和降下橫膈膜所形成的吸氣的力量之間產生一種抗力,這種力道就是氣息結實的根源所在。
吸氣不可太滿,8分左右就可以了,太滿的話氣息就會僵硬不流暢,發出的聲音也會隨之而僵硬和干澀。
吸滿氣后不要著急往外呼,保持吸氣的狀態3~5秒鐘,體會氣息在體內充盈的感覺。此時還可以做這樣一個動作:將氣息提到胸腔然后再壓入腹腔,然后在返回胸腔,這個動作的好處是,可以明顯的感受到比較抽象的氣息在體內的運作過程,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氣息。
呼氣。張開嘴“哈”的一下將氣息自然的全部呼出,同時軟腭仍然保持適度抬起狀態。
Tips
1,吸氣時不可聳肩,但是也不可為了不聳而硬壓肩。可以將手背在身后或者插進兜里。
2,這一呼吸步驟主要體會兩點,氣息的運作和喉部的放松。體會了喉部的放松在以后的創作中有一定的改善音色的作用,還可以延長播音的壽命。
3,呼吸過程中軟腭的抬起可以減少氣息通過喉部時的摩擦聲,但也不是抬的越高越好。
4,吸氣要吸到肺底,下肋打開,吸滿后腰側肌肉外脹,腰帶有明顯的收縮感。
5,狀態要積極,精神要集中。這一點貫穿練氣發聲的全過程。
快吸慢呼
口鼻同時快速吸氣,一瞬間將氣息吸滿,然后停3~5秒體會氣息的運作,然后就是第二步的慢呼。
軟腭立起,打開氣息通道,使氣息可以更多更快的吸入體內,同時也可以減少氣息和喉部的摩擦聲。軟腭并非立的越高越好。
Tips
1,要量化,發聲也是一樣。練氣一般要保證每次至少10分鐘才會有效果,練習的時候要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氣息上和呼吸肌的控制上,單純的重復呼、吸這兩個動作,不要隨隨便便的呼吸幾下就貿然發聲。尤其是早上,剛睡醒,喉部還沒有活動開,貿然發聲會傷嗓子。練氣過程中會出現頭暈等感覺,很正常,練習時間長了以后自然就會消失。
2,要循序漸進,到了后期可以只練第三步。
慢吸慢呼
呼氣時將嘴唇撮圓,很圓很小,用力吹出。想象面前有一張滿是灰塵的桌子,用力將灰吹去。這里的用力實際上是指氣息下墜,產生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氣息的力度在于此。道理同上一步中的腹壁站定。喉部放松。
氣息不可全部呼完,留兩分,當氣息自然沒有的時候就停止,不要硬把剩余的一絲保命的氣息也給擠出來,否則的話,發生器官的肌肉會產生非正常緊張,聲音不舒展,也很難聽。
Tips

這一步主要練習氣息的力度和持久力,呼氣的時候氣息要穩。大概有這么幾種比較形象的聯系方法:
1,吹蠟燭,將蠟燭的火苗吹歪,但是又不能吹滅了,而且火苗傾斜的角度要盡量保持不變。
2,吹紙條,撕一根一指寬的紙條用手捏住放在唇前一尺遠處,同吹蠟燭一樣使紙條的傾斜度基本保持不變。
3,拇指食指圈成一個圓放在唇邊,撮圓嘴唇,控制氣息從手指圈成的圓圈中穿過,手指漸漸遠離嘴唇,盡量控制氣息始終從該圓中穿過。
練氣發聲的姿勢
1,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直了,重心放在兩腳間。這種姿勢適合男士。
2,“丁”字步。這種姿勢多適用于女士。一腿在前一腿在后,前腳腳跟靠在后腳的腳中部,成一“丁”字形。重心放在前腿上,身體微微前傾,后腳跟微抬。這種姿勢給人一種精神飽滿、優雅的感覺。
3,坐姿。手自然放在腿上,上身與大腿成90度,大腿與小腿也成90度,要注意的是,臀部不要全坐在椅子上。
4,躺姿。身體平躺在床上也可以練習。平躺練氣有其獨特的好處,此時的身體會很容易放松,注意力會更容易集中到氣息的運作上。
Tips
1,練氣和練聲的時候除了注意力要集中外,還要注意一個細節:氣息和聲音要向前下方發,不要飄起來了,氣息和聲音要貼著地皮向前方滾動鋪開。這種抽象的感覺一定要體會,這樣可以使聲音和氣息下沉不飄。
2,不要盲目的去追求一種聲音,其實,舒展、通暢的聲音就是好聲音。
3,根據自己的聲音特點和不足,有選擇的練習。
4,練聲時要根據自己的生物鐘來,如果下午精神好就下午練,晚上精神好就晚上練,但是有一點要切記,千萬不可擾民。
5,練聲要適度過量,慢慢沖破嗓音極限,但是不要急于求成。
6,練氣發聲一定要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