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時候,騙子的伎倆也能給我們啟發。
2008年3月23日,在公司決定代理“眉三牌千層無網純棉被”的第二天,我們就在淘寶店和阿里巴巴上發布了供應信息。3月25日,我先后接到了兩個團購電話。第一個自稱是安徽某礦山,說準備大批購進發給礦上職工。因為打著礦山名義行騙的安徽人實在很多(請安徽的朋友們千萬不要多心),所以我回答:“你們先買一床回去看看,覺得好再大批買。”對方可能覺得無可乘之機,便說:“我向老總匯報請示后再與你聯系。”從此便沒了下文。
第二位是廣東惠州的陳某,號稱是“日本雅峰商事(惠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一開口就說看中了我們的棉被,要大批采購。“你們用過千層無網純棉被嗎?”我問道。他說:“正是因為用過覺得好,才決定買,恰巧看到你們有供應。我們先采購幾百床5斤的,你看價格可不可以優惠點?”我回答說:“廠方對銷售價格有限制,要請示廠方后才能回復。”第一次通話就這樣結束了。
直覺上我感覺不太好,所以我故意到第三天早上才回復:“經過與廠方的再三交涉,同意按8折優惠供貨。”他馬上說傳訂單。為了繼續試探他們的真實意圖,我接著說:“現在南方開始熱了,買4斤的千層無網純棉被更合適。”對方說要研究—下。3月28日14時收到訂單,其中4斤棉被200床,單價240元;5斤的80床,單價260元;同時注明“合同簽訂之日付貨款的30%,余款于發貨之日付清。不含稅價,無發票,運費由乙方承擔”。第二天早上我告訴他想做以下修改:預付款改為定金,并且要付50%。出乎意料的是他當時就同意了。然而,陳某傳過來的公司訂貨單上有一個固定電話和傳真電話,經核查得知都是惠州的小靈通而非固定電話,同時,這么大的公司在網上沒有任何信息,收貨地點是“本公司倉庫”,但無詳細地址。
為了弄清對方到底要干什么,我決定繼續與他周旋。4月l日,交易手續全部完成,按理第二天我就能收到定金。但在第二天下午,陳某打來電話說:要我先跟他們身在香港的林老板通話核實。至此我才明白,原來陳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騙點電話費,看來現在生意真的很難做。我當然沒有打電話,結果,第二天陳某打電話來詢問,我回答說手機沒開通國際長途。他又給了我另一個號,讓我趕快打。結果我沒打電話,款也沒打過來,而且從此陳某和他的“日本雅峰商事(惠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也消失了。
其實,騙子行騙的許多方法,如果用到正當的生意上,將會使我們受益匪淺。首先,我們可以看出,他們非常重視收集和整理信息,其動作之快、效率之高,確實值得我們學習。第二,他們從收集的大量信息中,篩選出那些新開店的、銷售新手和新上市的產品作為對象。因為他們都急于打開市場,希望盡快取得較好的銷售業績,也就是說對銷售有一種緊迫感,會因為“急于求成”而“饑不擇食”。第三,他們有合適的對象,有的放矢。他們充分利用對象的弱點,設計一套最適合對方的騙局。第四,他們一次不一定要騙很多,他們愿意“薄利多銷”,充分利用人們以為騙不了多少錢的心態。最后,他們也會充分利用商業合同來給對方設下圈套,更喜歡鉆法律的空子來達到目的。所以他們往往比正當商人更懂法。
掌握了這些,我們不僅可以防騙,還能在生意上有所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