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學剛畢業,我去一家體育器材公司應聘,當時,是老板親自面試。
老板問我的問題是:你是通過什么渠道了解的體育器材公司?我說,報紙上,我經常看到有關貴公司的報道,影響力太大了。老板眼睛一亮,看看我的資料,又問,你在千里之外的學校,就能看到我們公司的報道?我說,是啊,不但報紙,電視上也經常見到貴公司的大名呢。老板微微一笑,再問,那么,你對體育器材的前景是怎么看的?我兩手向上一擺,做了個夸張的姿勢,說,北京奧運會之后,勢必要掀起一場體育熱,貴公司的體育器材前景一片光明。領導哈哈一笑,什么貴公司?是咱們公司,你被錄取了。
過程就這么簡單。其實,我只是偶爾看到了體育器材公司的一則廣告,找上門來的。后來,我一直將自己應聘的事引以為榮,同時也覺得老板太喜歡拍馬屁了。前不久,我的一位師弟慕名前來,他愁眉苦臉地說,師兄,我已經跑了十幾個單位,可是,誰也不肯留我,聽說你應聘時不費吹灰之力,為什么呢?
我得意地說,什么證書、資質,我一概沒用,就憑了一張嘴巴,把老板給說動了。于是,我將經驗傳授給師弟。師弟恍然,幾天后來公司應聘。主考官是老板的助理,眼光很亮,像電一樣在每個應聘者的臉上掃了一遍。當看到師弟時,師弟突然越眾而出,指著靠墻的一組體育器材說,這是我見過造型最美的體育器材。師弟的話說完,我暗叫不好,一瞥眼,果然助理的臉色沉了下來。師弟卻沒察覺,繼續說,這些器材結構合理,材料上乘,而且手感、光澤都非常好,應說在國內是一流的,任何公司的產品都無法可比。
助理突然哼了一聲,說,好了,你的面試結束了。師弟湊近助理問,您對我的印象如何?助理淡淡地說,你可以走了。
出了會議室,師弟滿腹牢騷地對我說,你的方法不靈,我自認拍馬功夫一流,怎么主考官好像很生氣的樣子?我苦笑著說,能怪人家生氣嗎,你根本就不了解情況,那些體育器材都是對手單位生產的,公司之所以擺放別人的產品,老板說是為了始終提醒大家,看到自己的不足,奮力追趕。師弟一聽后悔不迭地說,拍錯了地方,你說我該咋辦?我只好說,咱倆好好地謀劃一下,明天我帶你去見老板吧。
第二天,我帶著師弟去了公司。我讓師弟在老板的辦公室外等候,一個人走了進去,向老板引薦了師弟。老板看了看師弟的資料,問我,你師弟不是參加過面試嗎,是什么原因沒通過?我將面試時師弟的表現說了一遍。老板說,你肯定給他傳授什么經驗了,這小子,真能耍嘴皮子。我說,師弟不知道會議室擺著對手的產品,因此失去了機會。老板說,誰的產品倒還是其次,主要是公司發展了一年,已不再需要拍馬屁了,公司剛成立時,產品市場不認可,所以需要一些能言善說的推手來宣傳,你應聘時拍我的馬屁,我就很舒服嗎?不是,因為當初缺少你這種人才,現在公司走過了一段發展歷程,已經在市場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不能再靠耍嘴皮子了,業務員要有真實的能力。聽到這,我出了一身冷汗,隨聲附和了幾句,就退了出來,把老板的話向師弟學了一遍,失望地說,完了,所有的謀劃全盤推翻,聽口氣,老板不喜歡拍馬了。
那該咋辦?師弟緊張了起來,眼神求助地望著我。我想了想說,公司現在需要的是實力型人才,老板最愁的是產品銷售,一般的業務員年推銷產品在一百件左右,你要大膽一些,不要謙虛,可以適當地吹一下,老板就動心了。師弟兩眼一亮,拍著胸脯說,我有信心了。說著,師弟進了辦公室。過了一會兒,師弟滿面紅光地出來了,笑著說,多謝你的主意,老板很滿意,錄取了我。我趕緊上前握著他的手,表示祝賀。這時,老板在里面喊我。我跑進去問,老板,有什么事嗎?老板說,你師弟的表現讓我動了心,他真像自己說的那么有能力嗎?
我說,肯定的,我這個師弟啊,思路活,點子多,有了他的加入,公司的業務肯定會更快,效益會更高,競爭力會更強。
老板點點頭,說,公司錄取了他,你的合同就不能續簽了。為什么?我一愣。
老板嘆道,很簡單,公司現在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
我忙說,我也有能力的。
老板搖搖頭說,但是,你師弟說,他的能力比你大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