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會議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首腦聚會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來自45個成員國的領導人和代表共同發表了關于國際金融形勢的聲明,呼吁國際社會繼續加強協調合作,共同應對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從近期世界各國協同展開救助行動,到歐盟各成員開始用“一個聲音”聯合行動,再到此次涵蓋全球60%人口的亞歐兩大洲達成攜手應對危機的共識,一個不爭的事實表明:全球攜手應對危機,恢復市場信心,穩定金融市場,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的共識正在不斷擴大。
從會議尚未開幕到勝利結束,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特別是此次亞歐首腦會議關于國際金融形勢的聲明中提出了解決金融危機的三大信號,即各國應力保自身經濟發展和金融體系穩定、處理好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關系、全面改革國際貨幣與金融體系等舉措,各國政要和國際問題專家紛紛發表文章和接受媒體采訪,縱論此次首腦會議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對話合作,互利共贏
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剛剛落下帷幕,外交部長楊潔篪就向記者介紹了會議有關情況和取得的成果。楊潔篪指出,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是在世界面臨金融危機等重大挑戰背景下召開的,受到亞歐地區國家和國際輿論高度重視。來自亞歐兩大洲45個亞歐會議成員領導人和代表齊聚北京,其中包括10位國家元首、26位政府首腦和地區組織負責人。來自51個國家的1800多名記者報名采訪,并予以大量報道。各國領導人圍繞“對話合作,互利共贏”的會議主題,就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等重大緊迫問題以及深化亞歐區域合作深入交換了意見,達成了許多重要共識。會議通過了3項成果文件,提出了17項合作倡議,取得了豐碩成果。會議充分體現了在全球化加速發展的背景下和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亞洲和歐洲國家超越差異,對話合作,共迎挑戰,共謀發展的強烈意愿,是一次務實、開放、求共識的會議。

一是顯示了亞歐加強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的決心。楊潔篪說,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不斷加劇和蔓延,對國際金融穩定和世界經濟增長造成沖擊。亞歐國家無法置身其外,獨善其身。本次會議適逢其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共謀對策、展示信心、尋求合作的重要平臺。會議通過8了《關于國際金融形勢的聲明》。各方一致同意,堅定、果斷、負責、及時地采取有效措施,綜合運用有效可行的經濟和金融手段,妥善應對危機,恢復市場信心,穩定全球金融市場,充分利用亞歐會議等機制,加強信息溝通、政策協調、金融監管和風險防范,確保經濟持續健康增長。決心對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進行改革,并盡快提出適當倡議。各方支持舉行國際金融峰會,這些共識和舉措為亞歐地區抵御金融危機做出了及時而有效的規劃,有利于恢復市場信心,維護世界經濟金融穩定。
二是體現了亞歐加深相互了解,促進共同發展的愿望。楊潔篪說,當前,能源和糧食安全、環境、自然災害、貧困等全球性問題日益交織,相互作用,需要亞歐國家攜手應對。亞歐兩大洲既包括發達國家,也包括發展中國家,社會制度、文化傳統、發展水平各異,需要在相互尊重、開放包容的基礎上,彼此交流,加深了解,推進合作。本次會議圍繞糧食安全及救災合作、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不同文明對話等問題開展討論,提出了許多建設性和前瞻性意見和建議。在會議通過的《可持續發展北京宣言》中,各方承諾推動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如期實現,致力于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下加強國際合作,妥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等問題,共同促進社會和諧。會議還發表了《主席聲明》,通過了經濟、社會、文化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多項合作倡議,表明亞歐會議正逐步從對話交流走向務實合作。
三是中國為推動亞歐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做出了新貢獻。楊潔篪說,中國是亞歐合作進程的積極倡導者和推動者。作為東道主,中方本著務實開放、尋求共識的精神,為會議的成功舉辦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了會議開幕式,胡錦濤主席發表重要講話,溫家寶總理主持四次全會和工作午宴、工作晚宴、閉幕式。中方與其他各方密切協商,兼顧各方,使議題設置更具現實性和必要性,“對話合作,互利共贏”的主題完全切合當前形勢的要求。在重大問題上,中方提出了許多重要觀點和主張。關于應對金融危機,中國領導人強調,各國要堅定信心,齊心協力。中國將以負責任的態度,努力保持中國經濟平衡較快發展,與國際社會一道維護世界經濟金融穩定。中方還呼吁,促進區域財金對話合作,改革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此外,中方還提出了亞歐生態城網絡、亞歐文化藝術節、推進亞歐貿易安全與便利、亞歐救災能力建設合作等4項倡議。中方的政策主張受到與會各方廣泛贊同。 四是促進了中國與亞歐國家的友好合作。楊潔篪說,中國與亞歐國家雙邊關系不斷向前邁進。各國普遍高度重視對華關系。一些國家領導人在出席此次亞歐首腦會議前夕還對華進行了國事或正式訪問。
中國領導人同外方領導人舉行了40多場雙邊會談、會見,就進一步加強友好合作及共同關心的地區國際問題交換意見,取得了廣泛共識和成果。

楊潔篪最后說,亞歐會議成員國內生產總值之和超過全球總量的一半,人口和貿易額約占世界六成。加強亞歐合作,符合亞歐各國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本次亞歐會議在亞歐合作進程中非常重要,必將有力地促進建立亞歐新型伙伴關系,為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做出貢獻。
芬蘭總統哈洛寧:亞歐首腦會議
將進一步拓寬亞歐合作芬蘭總統哈洛寧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兩年前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的第六屆亞歐首腦會議對加深亞歐伙伴關系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次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也將對加強和拓寬兩大洲之間的合作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哈洛寧說,第六屆亞歐首腦會議所確定的任務在過去兩年里得到了很好的落實,這首先體現在亞歐會議規模進一步擴大,歐盟兩個新成員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以及亞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和蒙古國成為亞歐會議的新成員。她說:“亞歐會議的擴大顯示了其活力和吸引力。” 哈洛寧認為,第六屆亞歐首腦會議對“進一步深化我們的伙伴關系作出了重要貢獻”。她說,第六屆亞歐首腦會議發表的《氣候變化宣言》表明,亞歐會議成員發出了一個強烈而及時的信號,即準備聯合應對這一重大挑戰。
在展望即將于北京舉行的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時,哈洛寧說,亞歐合作應拓展新領域,這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中方提出的建立亞歐生態城市網的倡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談到如何應對目前全球金融危機時,哈洛寧說,這場危機深刻表明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存度有多大,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是多么必要。她希望,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對消除金融危機的影響起到實質性的推動作用。對于已建立12年的亞歐首腦會議機制,哈洛寧表示滿意。她說,經過12年的發展,亞歐首腦會議已成為“亞歐國家之間合作和對話的中心論壇”,這一機制已被證明是“非常有價值的”。她回顧說:“對以往親身經歷的亞歐首腦會議,我的腦海中充滿了美好的回憶。”1996年第一屆亞歐首腦會議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時,她曾作為芬蘭外交部長與會。哈洛寧說,當時相互之間溝通起來“還有點陌生”,但會議取得了成功,“我們邁出了接觸的第一步”。

法國大使謝內爾日:亞歐首腦會議將掀開亞歐關系新篇章
法國駐菲律賓大使謝內爾日前在馬尼拉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即將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有望在亞歐之間建立起真正的伙伴關系,掀開亞歐關系的新篇章。謝內爾說,自第一屆亞歐首腦會議于1996年在曼谷召開以來,亞歐之間的合作關系日益深化。在即將舉行的首腦會議上,合作機制將得到進一步加強,從而在亞歐之間建立起真正的伙伴關系。
謝內爾說,在本屆首腦會議上相關國家領導人將針對和平與穩定、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能源和糧食安全、全球經濟形勢以及打擊恐怖主義等亞歐兩大洲人民共同關心的問題展開直接對話。其中金融危機問題將成為會議的熱點話題。他說,這是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需要各國通力合作共同應對。
另外,歐盟委員會駐菲律賓代表團團長麥克唐納也說,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歐洲和亞洲已經演化成為“全球性的鄰居”,亞歐之間的利益交織也越來越多,歐洲的繁榮與穩定離不開亞洲“鄰居”。他認為,亞歐兩大洲可以通過加強金融、貿易和投資等多個領域的合作共同應對全球金融動蕩,他期待會議就這一問題達成共識。歐盟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07年,歐盟與參加亞歐首腦會議的亞洲國家和地區間貿易額增長了60%,其中歐盟對亞洲的出口額由每年的 460億歐元(1歐元約合 .33美元)增至2280億歐元,歐盟從亞洲的進口額由每年2850億歐元增至4590億歐元。
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專家索特內:兩大洲對話的有效機制
亞歐首腦會議是一個促進亞洲和歐洲對話的有效機制,在加強雙方在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具有很大潛力。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亞歐關系問題專家安托萬?索特內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索特內近年來專門從事亞歐關系研究,對亞歐首腦會議一直頗為關注。在他看來,亞歐首腦會議著眼于兩大洲各國領導人之間“不拘形式的對話”,就各方關心的眾多國際和地區問題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深入而廣泛的探討,以推動兩大洲之間靈活多樣的合作。索特內說,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即將在北京舉行,當前的金融危機無疑將成為會議重點議題,也許會上不會作出“戲劇性的決定”,但是可以肯定將會強調各國政治協調共同應對危機的重要性。事實上在亞歐合作框架下亞歐財長會議自1997年以來一直定期舉行。今年6月的亞歐財長會議就曾決定,各成員實施金融穩定論壇有關加強金融領域國際合作與協調的建議。 他預計,除當前的金融危機之外,此次亞歐首腦會議還將討論可持續發展、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等一系列國際重大熱點問題。不久前出現的國際市場能源、原材料和糧食漲價等問題,雖然由于金融危機等原因而“曝光率暫時下降”,但是亞歐首腦會議作為一個積極支持國際多邊機制的跨地區機制,在上述各個方面都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索特內還說,歐盟近年來積極發展同中國、印度和東盟的戰略伙伴關系,亞歐兩大地區合作在政治對話、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等領域取得了進展,下一步應該在上屆赫爾辛基亞歐首腦會議確立的原則基礎上,推動有關倡議的有效落實,推動亞歐合作機構建設,為兩大洲跨地區合作注入新的動力。此外,亞歐各國之間還需要加強相互協調,克服在政治、人權、民主等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領域的一些分歧,推動亞歐兩大區伙伴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促進亞歐各國和諧發展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亞歐首腦會議對于促進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經濟發展模式以及不同文化與價值觀的兩大地區國家間相互理解、和諧共處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鄭永年認為,在經濟區域化及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世界各國已經形成了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而亞歐首腦會議這種高層次的對話促進和加強了這種合作的步伐與力度。當然,無論是經濟層面還是文化層面,亞歐各國既有相通的地方,也有沖突的地方。這就需要通過對話找到雙方的共同之處,并在此基礎上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增強合作的基礎。
鄭永年說,亞歐雙方各有所長,需要彼此學習,取長補短。歐洲在工業化及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值得亞洲國家學習借鑒。同樣,亞洲也有不少值得歐洲借鑒的地方。比如不少人在研究中國的發展模式,希望能夠從中得到啟示。此外,城市國家新加坡也成為許多國家學習的榜樣。雖然歐洲的一些媒體、政治人物等對亞洲在民主與人權上多有微詞,但亞洲的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這主要是意識形態在作怪。因此,在亞歐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彼此都應摘掉有色眼鏡,求同存異,實現優勢互補,互惠共贏。
鄭永年認為,本屆亞歐首腦會議的主題為“對話合作,互利共贏”,表達了亞歐各國彼此合作解決問題的意愿和決心。作為兩個重要的大陸與不同的文明體,關鍵應進一步深化對話與合作,提高對話與合作的質量。在目前面臨金融危機的嚴峻時刻,亞歐首腦會議就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平臺。

亞歐會議簡介:
亞歐會議是亞洲與歐洲之間的政府間論壇。1994年7月,歐盟制定了《走向亞洲新戰略》,主張與亞洲進行更廣泛的對話,建立一種建設性、穩定和平等的伙伴關系。 994年 月,新加坡總理吳作棟提出召開亞歐會議的倡議,得到各方廣泛積極響應。1996年3月 日至2日,首屆亞歐首腦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標志亞歐會議正式成立。
亞歐會議的宗旨是通過對話增進了解,加強合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促進建立亞歐新型全面伙伴關系。亞歐會議成立時成員包括東盟7個成員國、中國、日本、韓國、歐盟 5個成員國及歐盟委員會。2004年,亞歐會議實現首輪擴大,東盟3個新成員及歐盟7個新成員加入。2006年,第六屆亞歐首腦會議同意接納蒙古、印度、巴基斯坦、東盟秘書處、保加利亞及羅馬尼亞6個新成員,亞歐會議實現第二輪擴大。至此,亞歐會議成員增至45個:中國、日本、韓國、蒙古、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文萊、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東盟秘書處、印度、巴基斯坦、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國、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塞浦路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及歐盟委員會。
亞歐會議各成員一致同意,亞歐會議進程應遵循以下原則:相互尊重、平等、促進基本權利、遵守國際法規定的義務、不干涉他國的內部事務;合作進程開放和循序漸進;后續行動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開展;由亞歐會議各成員領導人協商一致決定增加新成員。
亞歐會議主要包括政治對話、經貿合作、社會文化及其他領域交流三大支柱領域。 首腦會議為最高級別會議,負責確定亞歐會議的指導原則和發展方向。隔年在亞洲和歐洲輪流舉行。外長會議和高官會負責對亞歐會議活動進行政策規劃和整體協調,并籌備首腦會議。此外,還定期或不定期舉行經濟、財政、文化、科技、環境、海關、檢察、勞動就業、中小企業等專業領域的部長級會議,負責在各自領域落實首腦會議的決定,制定合作規劃和開展相關活動。亞歐雙方各兩個成員輪流擔任協調員,負責協調本地區成員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