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碑?300年前,唐代大詩人王昌齡取道揚州,前往河南之時,他并不曾想到一千多年后的中原大地上,會有一位書法名家取“一片冰心”為室號,他當然也不會想到,這位書法家一生以“一心”為書法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在45載的寒暑求索中,博采百家之長,領悟書法黑白之理,終償夙愿。
而這位心境與書法均已達高山流水之境界的名家,正是我國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唐瑞臣。
唐先生室號是“一心堂”。 唐先生最喜歡的字是“一”。 “一”是漢字最基本的筆畫要素?!耙弧痹谔葡壬@里可以理解為一心一意,一如既往,始終如一,還有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碧葡壬f。“一字就是漢字的最基本的筆畫要素,也是最簡單的事物。而最簡單的,也是最深邃的。”他淡然一笑,眉宇間隱隱透著一縷飄逸。所謂脫俗,大致如斯。正所謂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想要在書法理論上有所建樹,要的是橫貫古今的視野,厚積薄發的學養,高屋建瓴的思路,才能立“大言”,談理論;書法評論則往往會給書法理論研究帶來新的思路,啟迪新的思想,給書法藝術的發展注入新的成分。多年來,唐先生有數十篇書論、書評見諸報刊。在這里,先生的理論修養不僅得以系統化,還為理論界貢獻出一個書法家應有的力量,對書法理論的研究深有促進。
1987年9月,唐先生的論文《“行草書多”之思考》入選全國新十年書法學術論辯會;1988年5月,書論《寶子碑書法藝術淺析》被云南曲靖碑林刻石、收藏并入載碑林作品選集。是年8月,論文《書法藝術“黑白”淺說》入選河南省第七屆書學討論會,并入載《河南省書法論文集》,在書學界引起強烈反響?!稌▓蟆份d文稱這篇文章“從較深層次上論述了哲學、美學與書法的關系?!薄稌ú┯[》署名文章稱該文“從中國哲學的高度論述了書法的哲學依據,有助于書法研究的深入發展?!?/p>
“小的時候,自己要走什么路,不知道,也很不自覺。只知道好好學習、成績優秀、當班干部、老師的眼珠子?!毕壬Φ馈!耙粓鍪窡o前例的革命使我失去了上學讀書深造的機會上山下鄉,再后來,成了一個林業工作者。上學的時候老師說我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文字工作者,我也曾經很酣暢地做過文學夢,但這一切都隨著時代的變革成了泡影。”先生頓了頓,些許遺憾寫在了回憶中。
“潛能無處釋放。困惑的我身邊也只有家傳的一方硯,一個銅墨盒,老表給的一本上面帶有毛主席手書的《毛主席詩詞》,再下來就是周慧珵寫的《魯迅詩選》,生生息息,常在身側?!?/p>
“生生息息,常在身側?!庇浾呗肺吨@八個字。先生的講述相當簡約,早年的記憶仿佛浮云一般慢慢消散,聚攏,又一次消散。
似乎,對于先生來說,成為一個書法家,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然而,正是這樣一個沒有原因的原因,讓先生在書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大約,這就是世人所說的“天生我才”吧。歲月寂寂寞寞地走,唐先生的字也便這么一行行,順著歲月的河水蜿蜒而出。而這一泓清泉在多年后,成為澎湃于翰海里的,一支詮釋他生命精髓的歌。
先生初學顏、柳、褚,后學爨寶子和張遷。行草學二王、米芾和王鐸。寶子和張遷的嫁接成活,使他的作品得到國家書法評委的認可,入展八屆國展、首屆老年展,也曾在中國書協和省市或行業聯合書展和書賽中入展和獲獎,多次獲一等獎。

1985年,唐先生考入河南省書法函授院,后又入行草研修班進修,得現代書法名家陳天然、周俊杰、吉欣璋親傳,在傳統的書法藝術與現代意識交匯中融入自身感悟及就、靈氣。
著名書法理論家傅京生先生對唐先生的書法作品給予了這樣的評價:“形式大小錯落、珵正相映,點畫曲直相參,脈絡舒展,如行云流水,灑脫放達,表現出作者對書法的分間布白有高水平的敏悟與把握?!弊?985年來,唐先生的作品不斷被選入省級以上書展、書賽并多次獲獎。1985年入選河南省“豫東書法篆刻展”;1988年11月獲四川舉辦的瓏瑯杯中國書法大賽佳作獎;1989年1月獲山東省書協、山東省美協舉辦的牡丹杯國際書法大賽優秀獎,9月獲紀念劉伯承血戰豐都海內外書法大賽優秀作品獎,是年還入展慶祝建國40周年全國書畫聯賽;1990年10月獲河南省文化廳、中共河南省委統戰部聯合舉辦的河南省統一振興書畫展優秀作品獎,11月獲河南省首屆“綠葉杯”書法大賽二等獎;1995年7月獲淮海經濟區黨校系統書畫展三等獎;1997年12月獲中外名人文化藝術委員會世紀末藝術成就獎;1998年2月獲“水滸杯”華人書畫名人大展一等獎,4月獲江西南昌“滕王閣杯”全國書畫藝術大賽一等獎,12月獲《中原書畫報》創刊四周年大型書畫展銀獎;1999年8月獲文化部“愛我中華、弘揚國粹”書法藝術世紀大展二等獎,9月獲全國民間工藝美術書法大展特別金獎,并獲“海峽兩岸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2000年12月,作品入選中國書協在深圳舉辦的書法展;2001年4月,作品入選中國文聯在浙江紹興舉辦的黨政軍領導干部書法展,獲一等獎;2003年8月,作品入選甘肅省政府、中國文聯、書協舉辦的首屆敦煌國際書法藝術節,獲一等獎、“敦煌書法百家”稱號;2004年3月,作品入選中國書協在西安舉辦的八屆國展;2004年8月,作品入選中國書協在合肥舉辦的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書法展;2007年9月,作品入選中國書協在武漢舉辦的首屆老年展……
鑒于唐先生在書法領域里所取得的成就,他被吸收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擔任商丘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此外,他還被聘為:山東天香書畫院榮譽教授,江西滕王閣文社高級書畫師、常務理事,中原書畫院高級院士,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特聘書畫家,中國中外名人文化藝術研究會學術委員、書畫師,中國藝術家大視野網站專家委員會委員。在《當代書畫家福壽作品大觀》、《跨世紀著名書畫藝術家經典》等辭書中擔任藝術編委。

他的傳略和作品被收入《東方藝術研究作品集》、《中國書法選集》、《20世紀世界書法作品鑒賞》、《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現代中國書法》、《世界美術書法家作品大畫冊》、《中國書法家電腦數據庫》、《中國書法家名錄大全》、《世界美術書法家世紀末成就大典》、《世界美術家傳(第一卷)》、《河南省當代文化名人大辭典》、《河南書畫名家》、《世界名人錄》等多部大型書畫冊、辭書。《中華藝術家報》、《時代人物》雜志對先生均作過專題介紹。
然而在這么多的榮譽面前,問及唐先生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是什么,他沉吟許久,直到最后也沒有給記者一個明確的答案,只是淡淡地說:“哪有什么滿意,只是醉心于此,好讀書不求甚解而已。得到更多的,還是鞭策,催我在書法之路上不斷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