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青島版《科學》4年級下冊第3單元第8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方法:了解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和光在生活中的應用,會做光的直線傳播實驗。
2.過程與方法:能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光的傳播路線作出假設性解釋,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光的直線傳播現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喜歡大膽想象,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教學重、難點:通過實驗探究光的直線傳播現象。
教學策略:
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師生合作來完成對光的認識,并采用觀察、假設、實驗、分析、論證等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教學準備:蠟燭、激光器、帶有小孔的硬紙片、吸管等。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師:我們的家鄉美麗富饒,大家想不想看呀?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美麗的圖片,請大家欣賞。看了這些美麗的圖片,你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呢?(播放圖片。)
小結:光把我們的生活打扮得如此美麗動人,我們今天就來和它交個朋友,認識它。(板書:認識光。)
二、提出問題,自主探究
1.如果我們要研究光,你想研究什么問題呢?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問題提示,明確研究的對象。
2.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歸納匯總。
3.小結:同學們真善于動腦,提出了這么多問題,這節課我們主要研究這幾個問題好嗎?課件出示問題:
(1)哪里有光?
(2)哪些地方需要光?
(3)光是沿什么路線傳播的?
三、假設猜想,制訂方案
1.我們首先探究“哪里有光”,有誰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呀?(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活動。根據學生交流的內容,引導學生理解光源的概念。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方法對教科書中的6種光進行分析歸類。)
師:教科書用插圖的形式為我們展示了自然界具有代表意義的光源。這些光源中日光、閃電光、螢火蟲光、水母光屬于自然光源;夜晚燈光、電焊光屬于人造光源。而選擇螢火蟲光、水母光,說明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生物也可以發光,它們是生物光源的代表。(課件演示。)
2.了解光的作用。
師:不管是哪種光源,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你覺得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光呢?
(學生分組合作探究光在生活中的作用。)
(學生分組匯報交流,師概括小結。)
師:從同學們的發言中可以看出在生活中、生產上、醫療、軍事等方面都需要光,光帶給我們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沒有光,世界將一片黑暗,人類將無法生存。
3. 師:聯系你的生活經驗猜想一下,光可能會沿什么路線傳播呢?
(學生交流,說出自己猜想的理由。)
教師出示各種光沿直線傳播現象的圖像,透過樹林縫隙的太陽光,夜間車燈的光束,探照燈射出的光束等。(課件演示。)
談話:看了這些光傳播的現象對你有什么啟發嗎?
學生匯報:猜想光可能是沿直線傳播的。
師:你們有這么大膽的猜想,想不想知道你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呀?那要采用什么方法來證實呢?小組選擇你們感興趣的猜想,利用桌子上這些簡單的器材去大膽設計實驗,驗證你們的猜想是否正確。請同學們邊討論,邊設計實驗,比比看,哪個組想出的辦法多,設計的方案好,你們打算怎么做?
(學生展示自己小組設計的實驗方案,并說明實驗方案的步驟,和所使用的器材。)
四、分組實驗,驗證猜想
學生分組實驗,填寫實驗報告單,教師巡視指導。。
A激光器的光束在水中可以呈現出清晰的直線傳播路線。
提示:如果光束不清楚,可以向水中加一點牛奶,效果會很好。
B利用3個在一條直線上的帶孔紙板,看燭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提示:移動一下紙板,還能看見燭光嗎?試一試?
小結:通過實驗觀察激光器在水中的傳播路線,以及通過3個紙板的小孔在同一條直線來觀察到燭光的實驗,找到光是沿直線傳播的證據。驗證了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
(板書: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五、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師:剛才我們通過自己的不同實驗證明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現象也能證明這一點,比如說手影。你能用光的傳播方式解釋一下嗎?剛才除了我們研究的有關光的知識外,你還想不想了解更多的知識?請閱讀36頁資料卡的內容,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學生閱讀后交流,教師做必要總結。)
六、自我評價,課堂總結
1.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書中的表格自主地對本課的探究活動進行評價。
2.課堂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用實驗、假設、游戲的方法驗證了我們的猜想,得到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結論,其實關于光還有許多有趣的問題和現象,希望我們課后繼續探究,相信你們一定會發現更多的秘密。
(作者單位:望奎縣富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