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我被廚房里的聲音吵醒,揉揉惺忪(xīngsōng)的睡眼,望了一下床前的鬧鐘,哇,六點半啦!我跳下床,三步并作兩步地跨到書桌前,趕著做昨晚沒做完的功課。
陽光爬到我的書桌上,好像在頑皮地催我快點寫。好不容易把功課做完了,我該上學了。我的裙子呢?昨晚睡前沒放好,不知它到哪里去了……(擬人句多么生動有趣。)
“欣欣!快喝牛奶!”媽媽在廚房里喊我了。
“不行!來不及了,我要遲到啦!”我應道。
“欣欣!快來!早上一定要吃東西!”媽媽又在催我了,這時我已把書包背在肩上,撒嬌地說:“我不喝了!來不及了!”(兩個“來不及”和兩個“快”體現“矛盾”的尖銳,意在表現媽媽的愛的強烈、深沉。)
媽媽端著牛奶走到我的面前,我連頭也不抬,說:“我走了!回來再喝吧!”說完,我就想沖出房門。
“站住!”好意外的一聲,驚得我抬起頭來。這時,我看見的一張臉是那么陌生,那么恐怖……我畏縮地退后兩步,不甘心地喊:“我要遲到啦!來不及啦!”可是媽媽的臉變得更難看了。她態度強硬地說:“今天你非喝不可!”我知道這杯牛奶不喝是出不了門的,只好不情愿地一口一口地喝完了它。我不僅沒說一句感謝的話,嘴里還發著牢騷。(以對話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特點;特寫鏡頭“媽媽的臉”更是照應題目,凸顯主題。)
今天是星期一。周會上,忽然有一位同學站立不住,快要倒下來了,我趕緊扶她進了保健室休息。護士說她是因為早上沒吃飯才會體力不支的。這時,我猛然回想起早晨的那杯牛奶和媽媽那張嚴厲的臉。啊,我終于明白了,媽媽那張嚴厲的臉后面蘊藏的是什么。(含蓄地揭示了中心。)
總評:
這篇文章寫了一位母親清早板著臉“逼”自己的孩子吃早餐的事。作者善于將這生活中平常的小事寫出新意,實在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