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為什么是橫著走的,這里面有什么科學道理嗎?
——河北 陸 露
關于這個問題有兩種說法。
說法一:因為螃蟹總是舉著兩個大鉗子耀武揚威,但是仍然嫌自己不夠威風,有一天它聽說人類有個詞叫“橫行霸道”,頓悟——原來橫行才能霸道!于是,就改橫著走了。
說法二:這跟地磁場有關。
我們知道,地球是一塊“大磁石”,有正負兩個磁極。現在的負極在北極點附近,而正極在南極點附近。細心的你可能注意到了,為什么要說“現在”呢?因為古地磁學家研究表明,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上,地磁的正負兩極曾經發生過多次移動甚至“乾坤大挪移”(倒轉)。
螃蟹是一種在地球上出現很早的節肢動物,它的第一蟹腳內有一個平衡囊,里面有幾顆用于定向的小磁粒,就像一只只“指南針”。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蟹的祖先就靠這種“指南針”辨別方向,前爬后退。但是,地磁極的一次次倒轉把它們徹底轉暈了,小磁粒失去定向作用了,分不清哪里是前,哪里是后。那咋辦呢?干脆,來個折中主義吧——我橫著走!
事實上,地磁極的倒轉曾讓很多動物滅絕,而螃蟹之所以能生活到今天,跟它們選擇(準確地說不是螃蟹自己的選擇,而是自然的選擇)了“橫行”大有關系。
你相信哪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