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刑事法院是第一次對在位國家元首提起控告嗎?駐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的聯合國和非盟的混和維和部隊有沒有義務協助國際刑事法院逮捕巴希爾?國際刑事法院為什么一定要拿巴希爾開刀?巴希爾會不會成為泰勒第二?
7月14日,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的一名檢察官向該法院起訴,指控蘇丹總統巴希爾犯有反人類罪#65380;戰爭罪#65380;種族滅絕罪等罪名,請求法院頒發逮捕令,逮捕巴希爾受審#65377;這位檢察官還向法院呈交了上萬份證據,包括文件#65380;證言及證物等#65377;按國際刑事法院一般性程序,法院受理后將就是否發出逮捕令審理一至兩個月#65377;由于涉及在位國家元首,法院就是否接案的決定將會花更長的時間#65377;但一般來說,只要表面證據充分,不論其是否真實,法院不會因其他因素而拒發逮捕令,作出逮捕巴希爾的法庭令是遲早的事#65377;
不明智之舉
對巴希爾可能的指控是國際刑事法院第一次對在位國家元首采取的行動#65377;此前,該法院曾通緝過利比里亞前總統泰勒#65377;
現在的問題是,蘇丹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的簽署國,所以蘇丹政府無《規約》義務拘捕巴希爾#65377;當然,一旦巴希爾到了規約簽署國,他就有可能被國際刑警或該國強力部門拘捕,并被送入海牙國際刑事法院#65377;
國際刑事法院無自己真正的軍力和警力,逮捕巴希爾需要借助外力#65377;那么,駐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的聯合國和非盟的混和維和部隊有沒有《規約》義務協助逮捕巴希爾?按《規約》規定,國際刑事法院獨立于聯合國,但它又產生于聯合國,其法源還是聯合國憲章和聯合國人權公約#65377;聯合國派駐的維和部隊的使命之一就是阻止反人類行為及種族滅絕等人道主義災難#65377;按此理,聯合國維和部隊或其他聯合國駐蘇丹機構若強行拘捕巴希爾,似乎也不太過分#65377;不過,由于存在這樣的盲區,今后在蘇丹執行維和及人道救助工作將變得異常艱難,會存在安全問題#65377;自起訴巴希爾消息傳開以來,達爾富爾地區及首都喀土穆就相繼傳來維和官兵被襲傷亡事件#65377;
此外,反政府武裝和達爾富爾地區各叛亂組織假借國際刑事法院令拘捕巴希爾謀取政治私利也不無可能,這將使本已混亂不堪的局勢更加復雜#65377;還有,正如阿爾及利亞總統所擔憂一樣,拘捕巴希爾行動一旦得到國際刑事法院的背書,蘇丹非“憲法框架”內的權力更迭的危險性就突然增加,陰謀家有可能趁機興風作浪,蘇丹局勢將雪上加霜#65377;
會成為泰勒第二?
不論怎么看,國際刑事法院此舉都不明智#65377;但它為什么偏偏這么做?巴希爾會不會成為泰勒第二?
我們先來看看查爾斯#8226;泰勒案#65377;

泰勒是利比里亞前總統,因卷入塞拉利昂內戰,被聯合國塞拉利昂特別刑事法庭控有反人類罪#65380;戰爭罪等17項罪名#65377;2003年6月泰勒按當時與國際社會達成的協議,以“退位換平安”方式交出權力,隱居在尼日利亞#65377;他以為塞拉利昂特別刑事法庭就此放手,然而,2006年形勢突變,隨著能源危機時代的到來,以及利比里亞第一次通過民主選舉建立民選政府,美國等國家對特別刑事法庭施壓,尼日利亞迫于壓力,拘捕了泰勒,并把他押送交特別刑事法庭,次月,泰勒被送到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受審#65377;
設在塞拉利昂弗里敦的塞拉利昂特別國際刑事法庭基本上是屬于自籌經費的“民辦”法庭#65377;2000年8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在第1315(2000)號決議中做出一項不帶強制性的軟性要求,授權聯合國秘書長可以與塞拉利昂政府談判,然后以聯合國名義設立一個特別法庭,對那些在塞拉利昂境內犯下危害人類罪#65380;戰爭罪和其他嚴重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的行為,以及塞拉利昂有關法律認定為犯罪的行為負有最大責任的人提起公訴#65377;由于它是雙方協議后的產物,具備雙重管轄的特性,也沒有聯合國的組織法律文件作基礎,所以它不屬于聯合國附屬機構,更不是聯合國常設機構,它的所有法官均來自塞拉利昂#65377;按照預算,從2002年正式開庭運作到2005年底,該法庭至少需要1億美元的經費,但只籌集到5000萬美元#65377;
設在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就不一樣了#65377;它有聯合國主導的《羅馬規約》,它的經費是受保障的,它不可能為經濟原因而迎合某些國家的口味#65377;不過,法官的組成基本上來自西歐,政治動機和價值取向等原因也會使法院成為實現某種法之外目的的政治工具#65377;
眾所周知,蘇丹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是美歐國家沒有拿到資源“蛋糕”大份額的國家#65377;蘇丹國土大過法國,國民多半信奉伊斯蘭教#65377;中國在蘇丹有投資,西方國家一直指責中國扶持蘇丹政府,并把達爾富爾問題與中國掛勾#65377;在今天西方政治話語中,蘇丹問題竟成了中國問題#65377;但中國是中國,蘇丹是蘇丹,即使中國在蘇丹有投資,其投資額也非像西方宣傳這般巨大#65377;拿蘇丹開刀無疑是向中國開刀#65377;下個月,即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就要在北京舉行,蘇丹問題再一次被提出來,其用意昭然若揭#65377;
從泰勒被捕的路徑上看:外部施壓#65380;國際社會調解#65380;妥協#65380;外部再施壓#65380;最后被捕#65380;受審#65377;前南聯盟領導人米洛什維奇也是這樣一步步被推入海牙前南問題國際法庭的#65377;目前,對巴希爾有利因素很多,首先,聯合國安理會不會產生任何導致其受審的決議,因為中國#65380;俄羅斯等國強烈反對以任何名義干涉他國內政和侵犯主權#65377;其次,巴希爾在蘇丹國內的支持度還很高,這不同于科索沃戰爭后的米洛什維奇,也不同于利比里亞結束內戰進行民主選舉后的泰勒#65377;但是一旦蘇丹陷入進一步動亂和四分五裂,巴希爾控制蘇丹能力進一步下降,他則有可能成為泰勒第二#65377;
會有利于恢復及維持和平?
一般人都認為,不管什么形式的國際刑事法庭,都會促進當地的民族和解并有利于恢復及維持和平,而且還能給受壓迫者帶來正義#65377;但正如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出版的《外交政策》2006年3月刊中所觀察的,各種形式的國際刑事法庭實際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民族和解之路依舊漫長,脆弱的和平主要依賴于國際維和部隊在當地的行動;在一個仍然存在對立并受過創傷的社會進行法庭調查和取證會擴大已有的政治鴻溝;大多數受害者最期望的是沖突的終結和基本的經濟#65380;社會秩序的恢復,但卻困難重重;海牙國際刑事法院雖開支巨大,但進展緩慢,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卻收效甚微#65377;海牙國際刑事法院早在2002年組建設立,但直到2006年3月才開門審理第一宗案,而不幸落入法院大棒之下的是個小人物,他是剛果一個部族頭領,因組織和訓練15歲以下兒童投入戰場而受到戰爭罪指控#65377;
國際刑事法院是根據聯合國1998年外交全權代表會議通過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于2002年7月1日正式成立的#65377;截至2006年11月1日,全球已經有134個國家簽署了《規約》,并有104個國家批準了《規約》,其中非洲國家29個,美洲國家23個,歐洲國家37個,但在亞洲僅有9個國家批準了《規約》#65377;
國際刑事法院是締約國自愿接受約束之下運作的國際刑事審判機構,以制裁戰爭罪#65380;反人類罪#65380;屠殺罪等罪行為己任#65377;美國拒絕加入該組織,但并不等于說美國對國際刑事法院沒有影響力#65377;美國通過各種國際機構和國際組織對某一國際機構進行控制,這也不是辦不到的事#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