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者 考實錄
通古今 若親目
幫你理解:
凡是讀史研究歷史的人,還應考察歷代君王宮廷活動的原始文獻。能達到通曉古往今來的規律,就像自己親眼所見一樣,才能把歷史的經驗拿來指導今天的行動。
孔子少年勤奮好學,十七歲時就以學識淵博聞名于魯國。孔子雖然學識淵博,可他一生都沒有松懈過。那時還沒有發明紙,書都是用竹簡做成,然后用牛皮繩編聯起來的。孔子到了晚年,為了研究《周易》,每天不停地翻閱書簡,結實的牛皮繩居然都被磨斷了。就這樣一連換了三次牛皮繩,才把《周易》研究透。由此可見,再聰明的人,如果沒有這種刻苦鉆研的精神,也不能成為有學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