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登市,孩子滿周歲的時候一般都要做個“抓周”游戲,據說這可以預示孩子的前途。“抓周”的時候,孩子要騎著布老虎,老人們說:騎著它孩子好養活,會生平安。因為有了這個習俗,布老虎在文登便逐漸成了平安吉祥的象征。
“我辦玩具廠是從加工布老虎開始的,但是,現在閑了我還是喜歡親手縫制布老虎。”王淑卿說。
王淑卿是文登市界石鎮青莊村的村民。婆婆趙秀鳳是當地遠近聞名的做布老虎高手。趙秀鳳說,早先時候,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們每到農閑就三三兩兩擠在一個炕上做布老虎,當時,做布老虎就是為了好看,給自家孩子做,也做給親戚朋友家的孩子。那時候的布老虎睡在山里人的炕頭上。
上世紀80年代,王淑卿就跟婆婆學做布老虎的好手藝。漸漸富裕起來的山里人開闊了眼界,他們發現不只是文登人喜歡布老虎,外國人對布老虎也有興趣。于是王淑卿便和丈夫一起把村里農閑的婦女組織起來,辦起了玩具廠。漸漸地布老虎沖出大山,走向了市場。
變成了商品的布老虎擺在王淑卿面前,她明白,國際市場喜歡傳統的布老虎,但是,如果布老虎只是“占山為王”,不和國際流行趨勢接軌,那么,布老虎在國際市場上將失去生命力。十幾年問:王淑卿和丈夫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他們與眾多美術院校簽訂設計合同,甚至不惜重金聘請設計人員。前年,王淑卿又把女兒送到了煙臺藝術學校學習美術設計,因為她知道,把傳統手工藝和現代工藝美術有機結合才是玩具廠發展的根本。
現在,王淑卿的玩具廠不只是做布老虎,在他們的產品陳列室里,人們看到各種玩具,有小貓、小狗、小牛、青蛙、鱷魚、甚至還有蛇和蟲子。王淑卿說,每年單是他們自己開發的新玩具就有幾百種。品種增多了,玩具廠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如今,青莊周圍的五六個村都有他們廠的玩具加工點,組裝玩具的手工活就是通過這些加工點發放給了300多戶農村婦女。
王淑卿的玩具廠在界石算是個規模較小的工廠。現在,界石鎮現有玩具加工廠21家,全鎮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從事玩具加工工作,并且一些規模較大的玩具廠已經把玩具加工點設到了界石臨近的鄉鎮和城市,遠的到了臨沂、定陶等地。同時,界石的每家玩具廠都有自己獨立的研發設計體系,每年他們開發的新玩具有上萬種,產品遠銷到美洲和歐洲國家,可出口創匯達千萬美元,占到了青島、煙臺、威海地區玩具出口總量的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