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里雖然降價的大旗仍在寒風中高高飄揚,但畢竟冬天還沒有來。然而有些知名大盤的不少細節(jié)設計被取消,施工也開始粗糙,與印象中的知名大盤所應有的品質大相徑庭。
買房子實在不應該只看價格,而忽視了對樓盤品質的關注。面對市場此起彼伏的價格戰(zhàn),不少消費者和開發(fā)商也開始反思,價格的誘導力和樓盤的地段、戶型、園林、配套及未來社區(qū)生活等品質內(nèi)涵,究竟誰更重要?
經(jīng)過后奧運時代歷練的房地產(chǎn)行業(yè),不再是驕橫不羈的“任我行”,在游戲規(guī)則的警示下,終于開始清楚了變與不變的基本原則,也明晰了市場化權利與社會性義務之間的辯證關系。目前各大樓盤還是紛紛舉起價格利器,希望以價格的誘惑力吸引購房者入市消費。“房價還會不會再降?降到合適的底部價位我才出手。”不少購房者紛紛將目光瞄準了樓市的價格變動,購房“抄底”心態(tài)溢于言表。
在樓市低迷期間,開發(fā)商“以價取勝”便能夠迅速銷售減輕資金壓力,但對消費者而言呢?恰似霧里看花。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在壓縮房價的同時,勢必也會壓縮開發(fā)的成本,這就會導致樓盤品質降低,購房者也會誤食一系列的緩釋毒藥,其后遺癥苦不堪言。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自身的周期性,從前期批報到后期施工、銷售,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限制和局限,在地價、原材料價格持續(xù)增長和同行無序競爭的前提下,更多的環(huán)節(jié)無法預測和掌控,降價定會對樓盤品質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隨著樓市交易量的萎縮,一批批躁動不安的購房者,盲目與沖動的熱潮逐漸消退,而一些購房者卻在價格的迷霧中徘徊。
一些熱銷樓盤往往以價格取勝。價格層面的單一競爭容易使開發(fā)商忽略質量、性能、服務,忽視了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同時引發(fā)產(chǎn)品嚴重的同質化。消費者的觀念從簡單的物質硬件,上升為生活品質的提高。
購房者在看重價格同時,也應對樓盤的品質格外重視,從項目的概況到產(chǎn)品的細節(jié),都是購房者關注的主要內(nèi)容。價格戰(zhàn)就像板藍根,實在不是救市的長久之計。目前在價格舉措不再能夠誘惑更多購房者的情況下,樓盤還是應該將更多精力放到提升樓盤品質的內(nèi)功修煉上來,只有樓盤的品質才是真正催熱整個樓市、提高免疫力的冬蟲夏草。
高品質的樓盤,不僅僅是一棟漂亮的建筑物,也是肩負著文化弘揚的責任,傳承美學思想和內(nèi)涵的載體,還應該是城市文化的公示,都市歷史的記憶。建置歷史百多年的青島,由于特殊的歷史背景,擁有特殊的建筑文化,在近代建筑歷史上獨樹一幟而聞名中外。假如,我們買的樓盤,一看到外立面或人形入口,外地人就知道是青島的,這樣的房子我想最起碼也是保值的。
從本質上說,每一棟建筑都承擔著其社會責任,房子的設計和開發(fā)也體現(xiàn)著博愛和道德的呈獻。產(chǎn)品需通過先進的理念、科學的建筑手法以及對細節(jié)的追求,人性化設計、環(huán)保材料的使用、對意境的營造,以高品質換來市場份額,品質好的房子才會成為市場主流。
其實還是那個大道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作者為青島福元九合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
Facing the price competition in the real estate market, both consumers and real estate developers start to think abou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value of property, such as location, apartment structure, and facilities. Every building constructor has a responsibility to the consumers, so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ideas,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human-scale desig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friendly materials, real estate developers can win more market share. So, the quality of building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price f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