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那年,我考上了大學。
懷揣著錄取通知書,我不知道自己是高興或是煩惱。但顯然的是,家人的感情天平里的煩惱過于沉重,而喜悅卻顯得過于淡然。只因為那有可能是承載我一生夢想的地方,僅是省內一所極為普通甚至是有點糟糕的二本院校。可十八歲,那是一個容易產生夢想和憧憬的年齡,象牙塔的神秘和遙不可及,卻忽然離我僅有一步之遙,只需我輕輕挪動一步,我的足跡就會永久留下。那種感覺,就象是一個渴望極了糖果的孩子,忽然看到那份甜蜜就在自己手旁,唯一遺憾的,是那顆糖果并非是自己最喜愛的牛奶巧克力口味。
“爸,媽,我想再復習一年,好考個好一點的學校。”我輕輕的跟父母說這句話時,父母瞪大的眼睛里分別蕩漾著喜悅,但只是那一瞬,又隨即變得波瀾不驚。父親淡淡的問道:“你考慮好了?”我咬咬牙,撐起一片空白的頭腦,卻分明裝出思索的樣子,不經意一瞥,分明看到母親微仰的眼睛里充滿了期盼。“是的,我考慮好了,再復習一年,按說應該不會比今年差的吧。”“行,我明天去學校幫你辦復習的手續!”緊隨我疑慮不定的話音,是父親堅定而響亮的回應。
那年的暑假,天氣似乎異常燥熱。父親來回奔波的疲倦,給他平添了幾分老態,但他臉上綻放的笑容,又分別暗藏著無窮的活力。九月的一天,我終于站在高三班的教室里。
開學快一個星期了,燙金的錄取通知書擺放在家中的書櫥里,卻還是異常醒目。每天放學回家,吃完母親精心準備的飯菜,我總會看它一眼,然后展開自己的手,掰著手指,傻傻發呆。時間的后移似乎沒有移開頭頂上似火的驕陽,每天,我都被一種叫煩躁的東西包圍著。終于,通知書上報到截止日期的前兩天,我再次站在父母面前。
“爸,媽,我想去讀大學,我再也不想復習了。”說完這句話,我的眼淚再也止不住,嘩嘩流淌。接下來是父親黯然的轉身和母親默默站起卻又輕輕的坐下。空氣幾近冰結,只有我凝噎聲在稍稍打破平靜,卻又愈加顯得安靜。幾分鐘后,父親再度轉身,堅定有力對我說:“你已經成人了,你有權選擇自己的路,我們所能做的,只有支持,但你不要后悔自己的選擇就行。”
兩天后,是一個雨天,我踏上了遠行的路,這是我第一次離開父母獨自遠行。車窗外,細雨輕輕灑向被烈日烘烤的樹木,無聲無語。我忽然想起了父親和母親——大愛無言啊。
那一年,我十八歲,帶著對父親母親的感動,我向著人生的道路,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