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班里人緣不是太好,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和老師走得比較近的緣故。但這并不影響我交上幾個死心塌地的朋友。
橘梗就是一個。
有段時間,音樂課教《梁祝》,我和橘梗被迷得神魂顛倒。其他同學也知道我們的友誼,有人就說:“你們兩個就正好可以演繹現代版的梁祝,去義結金蘭吧。”
金蘭是沒結成,不過梁祝倒是演成了。
正好那時候學校舉行文藝匯演,班上要排個《梁祝》改編版,演員人選便沒有懸念地推到我們頭上。
其實橘梗自己就是管這事的,她是文娛委員,我是副班長。選角色的時候,橘梗要我演梁山伯,我說:“不行,你比較有男子氣概,還是你演合適。再說我也不忍心,有馬文才的角色我就演了,我們倆好歹是‘門當戶對’,我演梁山伯還是娶不成祝英臺,太殘忍了。”橘梗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反正你是楊貴妃型的,再不嘗試改變風格,連祝英臺也演不像,只好去演薛寶釵了。”
我對她笑笑,祝英臺當然是我的。橘梗演了梁山伯。
這次演出異常成功,老師們都贊不絕口,數學老師說:“你們倆真是絕了,可以試試再排演一些其他節目嘛!”
我們倆朝他笑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如果您能把數學作業減去一半,把另一半交給您的兒子去完成,我們就去排演。”
數學老師被逗樂了,我們也哈哈大笑,笑我們的默契。
我過生日的時候,請了幾個同學和朋友,大家聚了一下。大家送來的禮物我都很喜歡。橘梗進來,塞給我一個盒子,說:“好東西,猜猜是什么?”“旗袍?”我猜得很離譜。“這么個盒子哪裝得下旗袍嘛?”橘梗一臉的失望。
我打開盒子,驚得叫起來,是一個黑鐵制成的藝術品。一位頭戴禮帽的藝術家在拉小提琴。各個部件都是螺帽做的,小提琴是兩個墊片拼的,再用幾根鐵絲相連。
我贊嘆道:“真有風格!簡直是抽象派和現實派的完美結合!不愧是橘梗啊!”
我得到它的興奮心情一點不亞于得到全套的《紅樓夢學刊》。
生日聚會過后,我單獨請橘梗喝了杯下午茶,把她送的“拉提琴的人”移到書架上。它的邊上,是一本叫《藝術之美》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