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們數學的蘇老師是溫州人,講課時帶有濃重的鄉音,例如“你們要番(歡)迎啊”、“大家來發符(畫弧)”等等。最搞笑的那一次,他揮舞著右手,皺著眉頭對我們講:“你們做題千萬要細心,萬萬不可以糞(渾)水摸魚!”此話一脫口,全班同學都趴在桌子上笑了好一會兒才直起身來。
看看蘇老師解難題時的激情表現:只見他左手呈蘭花狀,右手呈爪狀,在胸口繞著圈,雙眉緊鎖,作出冥思苦想的表情。忽然,他眉頭舒展,嘴角露出笑意,雙手在胸前攤開:“你們看……是不是沒名堂啊!那當初你們怎么沒想出來呢?啊,原來這么簡單啊!數學它就這么簡單。你們應該享受數學。解題的最大樂趣就在解出難題的那一瞬間啊!”
有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蘇老師會用手狠狠地點著他,兩只眼睛仿佛要噴出火來。
其實,看著蘇老師全身心投入的上課狀態,你也不忍心不認真聽。你看,他用力地揮舞著雙臂,左臂向上一揚,右臂向下一劈,再向右一甩,左臂向左一砍。仿佛每一個動作的角度都是精心計算過的,每一個造型都可以和米開朗琪羅的雕像媲美。他那雙大手,仿佛他的第二張臉,是有表情的,毫無保留地將他的思慮、心情展現出來。甚至,我們會覺得這是一雙會說話的大手,是一雙了不起的、令人敬佩的、獨一無二的手。有同學說,蘇老師上課的架勢像一個武林高手。也有同學說:“如果蘇老師去學音樂,現在肯定成了世界十大指揮家之一。”
就這樣,蘇老師用他的那雙手指揮著我們攻克一道道難題,教會我們感受數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