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某些實際問題的題目,常出現在中考試卷的最后幾題.常見題型有如下幾種.
1. 利率問題
例1 某班級前年暑假將班費中的2 000元按1年定期存入銀行,去年暑假到期后取出了1 000元捐給希望工程,將剩下的1 000元與利息繼續按1年定期存入該銀行,待今年暑假畢業時全部捐給了母校.若該銀行年利率無變化,且今年暑假到期后可取得本息共1 155元,該銀行1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是多少?
分析: 在利率問題中,“本金×利率×期數=利潤”,這是基本的等量關系.此題中“今年的本金”指剩下的1 000元與去年2 000元的利息的和.等量關系為:本金+利息=本息.
解:設該銀行1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是x%.
依題意,得(1 000+2 000×x%)+(1 000+2 000×x%)x%=1 155.
解之,得x1=5,x2=-150(舍去).
所以,該銀行1年定期的年利率是5%.
方法歸納:利率問題有四個基本量:本金、利息、利率、次數.它們之間的關系就是某種條件下的等量關系.弄清楚這些是關鍵.
2. 面積問題
例2 某大學計劃在一塊長80 m、寬60 m的長方形場地的中央建一個長方形網球場,網球場占地面積為3 500 m2(包括觀眾席等設施),四周為寬度相等的人行道,如右圖所示.則人行道的寬為多少米?
分析: 此題的關鍵是確定網球場的長和寬,觀察圖形可知,長和寬就是去掉人行道的寬度.
解:設人行道的寬為x m.
依題意,得(80-2x)(60-2x)=3 500.
解得x1=5,x2=65(舍去).即人行道的寬為5 m.
方法歸納:面積問題變化多端,沒有固定模式,熟記各種圖形的面積公式并靈活運用是關鍵.
3. 銷售問題
例3 某水果批發商場經銷一種高檔水果,如果每千克盈利10元,則每天可售出500 kg.經市場調查發現,在進貨價不變的情況下,若每千克漲價1元,則日銷售量將減少20 kg.現該商場要保證每天盈利6 000元,同時又要顧客得到實惠,那么每千克應漲價多少元?
分析: 題目中的等量關系是:日盈利×日銷售量=每天盈利.關鍵是確定漲價后的日銷售量.
解:設每千克應漲價x元,則每千克盈利(10+x)元,日銷售量為(500-20x).
根據題意,可列方程(10+x)(500-20x)=6 000.解得x1=5,x2=10.
為了讓顧客得到實惠,所以取x=5.所以,每千克應漲價5元.
4. 節約與環保問題
例4 某省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但合理使用量十分有限,2006年的利用率只有30%,大部分秸稈被直接焚燒.假定這個省每年產生的農作物秸稈的總量不變,且合理利用的增長率相同,要使2008年的利用率提高到60%,求每年的增長率.
解:設該省每年產出的農作物秸稈總量為a,合理利用的增長率為x.
由題意,得a×30%(1+x)2=a×60%.即(1+x)2=2.
解得x1≈0.41,x2≈-2.41(舍去)
所以,該省每年秸稈合理利用的增長率為4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