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討價還價是件俗不可耐、很丟人的事。每每上街買東西,我總會裝出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問了價就掏錢包,看到小販竊喜的眼神,明知有詐,卻始終放不下“尊貴”的面子,只好忍氣吞聲任人宰割。這樣幾回下來,每月的零花錢都因為我的“自命不凡”而所剩無幾。
有一天,我突然覺得這樣“默默無聞”地任人宰割,太不公平了,心想不如去碰碰運氣,不成,大不了走人。于是“砍價”的故事就此拉開了帷幕。
那天走過步行街,我看見一個小鋪里有幾種漂亮的圓珠筆,雖夠不上“貴族”檔次,但樣式很新穎。我走進小鋪,雖然臉上無驚慌之色,但心里卻像吊著十五只大水桶,七上八下地翻騰著。“小姑娘,買筆嗎?這種筆挺好看的,五元一支。”老板娘見顧客來了,立馬放下茶杯,連忙向我獻殷勤。(還真有點王婆賣瓜,自賣自夸)“我……我看看,能便宜點嗎?”“你誠心買就四元吧。”呀,一開口就減了一元,一定有“埋伏”。我仔細琢磨著,試探著問:“老板,能再便宜點嗎?你看這種筆芯……”我一下子找了許多我自己也不知道存不存在的問題,“老板,今天可是星期天,生意不好做,就兩元一支吧。你瞧我是學生,爸媽賺錢也不容易……”我把爸爸的理論也用上了。正當我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時,老板娘打斷了我的“長篇大論”:“兩元就兩元吧,開門生意,圖個吉利。”我一下子驚呆了,剛才還口若懸河,現在卻瞠目結舌,不知所措了,也許“成功”來得太早了吧。這比杭州人半砍價還便宜呀!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砍價不俗,那為何以前的我卻對砍價不屑一顧呢?砍價的故事就結束了,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受益匪淺吧!
【指導老師:沈菊娥】
推薦理由
本文對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都交代得非常清楚,對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的描寫也很細致,另外,文章語言幽默詼諧,令人讀來饒有興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