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2003年,鎮政府某學校擬征收我村1.67公頃(25畝)耕地修建運動場。當地群眾要求政府出示土地使用手續,但鎮政府至今仍未拿出審批手續,施工也一直沒有進行。目前這塊土地荒蕪已達4年之久。我們想問的是,鎮政府是否存在違法行為,群眾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讀者 劉宜華
劉宜華讀者:
一、征收土地必須符合法定權限。《土地管理法》第45條規定,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一是基本農田,二是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的,三是其他土地超過70公頃的。征收其他土地,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備案。來信中提到的征收的1.67公頃耕地,如果不屬于基本農田的話,批準機關則為省級人民政府,其他機關和單位無權批準征收。
二、征收行為必須在規定的時限內實施。《土地管理法》規定,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并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耕地的集休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交納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準機關批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國務院有關文件也規定,農用地轉用申請批準后,滿兩年未實施具體征地或用地行為的,批準文件自動失效。你村被征用的土地已經荒廢4年多,你們可以向縣人民政府反映,要求依法交還你們恢復耕種。
北京 李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