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華同方高調發布了使用威盛電子C7-M處理器的超便攜平臺imini S1筆記本,讓國內的超移動市場再度激起波瀾。作為國內的知名廠商,清華同方此舉大力出擊超移動領域,更是席卷而來一股以“應用”為導向的個性化風潮。
2008年,奧運讓“超移動”風潮漸涌
2007年的CES展會上,微軟董事長的蓋茨先生親自披掛上陣為我們展示的超移動設備,充分證明,繼客廳娛樂之后,超移動平臺將是市場的熱點所在。互聯網娛樂和基于網絡的應用異軍突起,增強了超便攜設備的實用性,人們隨時隨地都需要連入互聯網來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體驗更多來自互聯網的娛樂。
3G網絡和無線城域網的開通意味著只要在覆蓋區域下人們可以隨時體驗到互聯網的樂趣,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隨著科技的進步,國內更多城市都會架設無線城域網,到那時,隨時隨地無所不在的移動計算就不再是一句口號了。
“超移動”引發處理器市場重新洗牌
第三方數據監測機構ABI Research的預計結果證實了超便攜設備前景光明。幾大預測機構的數據顯示,終端設備總量將從2008年的少量設備增長到2012年的9000萬臺,中國超移動設備市場將在2011年達到500萬臺規模,也就是說,在未來三年內,超移動市場的增長率將達到50倍左右。
如此巨大的商機,自然是處理器制造商不可忽視的市場,更何況這里還是IT市場的藍海領域,利潤豐厚不說,發展前景大有可為。因此,這里成為了處理器制造商的必爭之地。進入2008年后,Intel、AMD都推出了新型號的處理器進軍IT的藍海領域——超便攜市場,想要占據一席之地。早就已在超移動市場深耕多年的威盛電子在綠色節能、控制功耗方面的優勢相對明顯,而且還從處理器的兼容性和安全性入手設計開發產品,而上述領域,正是超移動技術發展普及的關鍵所在,即超移動平臺的處理器的不僅需要性能,還需要注意功耗和安全。
“中國芯”更能贏得人心
俗話說,機會只垂青有準備的人。與貿然進軍超移動市場的其他處理器制造商相比,目標早就瞄準了超移動市場,并有所建樹的威盛電子無疑更被普遍看好。多年來在節能綠色計算上的專注與堅持,讓在超移動市場頗具優勢的威盛電子有機會讓“中國芯”成為行業的聚焦點。
在威盛電子多年前關注超移動處理器細分市場,并大膽預言“綠色超移動是未來IT發展趨勢”的時候,人們抱著懷疑的態度,但隨著超移動概念的普及和產品大量應用,威盛電子堅持走低功耗綠色計算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由于應用不同,傳統處理器的設計理念根本不適用于超移動平臺。傳統平臺上,35W就可以叫低功耗型處理器,但在超移動平臺,兩者的差距異常明顯。威盛最新的Nano凌瓏處理器最高功率只有5W,更是創造了新低。
需要強調一點,對超移動平臺來說,性能與功耗,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兩個參數。如何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處理器的功耗才是超移動專用處理器最需要的設計理念。這兩個關鍵的參數之間的取舍并不好處理,過分強調處理器的功耗,會增加超移動設備的可用性,但在性能會降低,無法滿足用戶的應用需求,這無疑是在走PDA設備的老路——沒有性能,移動性再強也一樣無濟于事。移動處理器,“平衡”二字才能滿足用戶的正常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