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TD-SCDMA(以下簡稱TD)產業鏈是怎樣在“陣痛”中完善,也不管人們如何斷言中國移動背上的TD是個大包袱,就最近的舉措而言, TD不僅不會被中國移動“冷落”,而且會成為它占領4G制高點的重要棋子。
6月11日,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召集包括中國移動高管及數位電信專家共商TD大計。據消息靈通人士稱,會談已明確兩大方向:一是中國移動只能拿一張3G牌照;二是TD將沿著TD-LTE方向演進,在未來的全球4G發展中制高點。
此消息一出,TD產業鏈的上下游終于穩穩地吃上了一顆定心丸,之前,業界一直對TD是否能真正實現大規模的商用,存懷疑態度。
一方面,TD產業鏈還在成熟與完善過程當中,產業鏈上的持續“陣痛”,讓人對其是否足以支撐TD的全面商用,心存疑慮。另一方面,由于TD相對于另外兩個3G標準,商業化程度最低,中國移動上馬TD具有一定程度的“被迫”意味,它會花力氣發展TD嗎?

拯救TD
就在中國移動宣布,從6月5日至7月31日,將在北京、上海等8個城市招募第二批6萬名測試客戶時,6月4日,業界傳來 了鼎芯通訊由于缺錢而兩度裁員、轉向經營常規CMOS射頻SOC芯片的消息。
鼎芯曾是TD產業鏈上的一顆明星,其研發的“夏芯”,曾被譽為“中國射頻第一芯”,而現在,它已由由鼎盛時期的近百人,淪落為不到20人的“小作坊”。
“鼎芯已經苦撐不下去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而現在,距3G牌照發放日還有數月;而發牌后,中國移動對TD進行大規模的投入,至少還得滯后半年。
在苦等3G的過程中,一些類似鼎芯這樣的企業,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之前的5月6日,凱明宣布因資金鏈斷裂而停止運營,這意味著,產業鏈的薄弱環節已經“以實際行動”警告TD商用進程的緩慢。
5月下旬電信重組方案的公布,意味著3G時間表已經排上日程,而三部委在發文中多次提到要支持自主創新。將拿到TD-SCDMA牌照的中國移動以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強悍的市場運作能力,被理所當然地視為TD-SCDMA產業鏈中的絕對莊家。
事實上,就TD的發展而言,產業鏈條缺乏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是其完善的最大的阻力。迄今為止,WCDMA的研發投入在數十億美元以上,而TD-SCDMA還不到10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盡管TD產業聯盟已經達到了25家,但與另外兩個對手比起來,仍是勢單力薄。
任何一個移動通信標準都需要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來支持,缺了哪一方都無法保證產業的健康發展。如今的電信運營競爭,已不單是運營商之間的競爭,而是運營商所代表的產業鏈之間的競爭。只有讓運營TD的運營商進入市場,才能率先完善產業鏈,迅速擴大市場規模。
可喜的是,在國家態度明朗的形勢下,作為TD商用產業鏈中最為重要的一環,中國移動的態度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最近的幾年中,中國移動在TD方面累計投資了142億元人民幣,一共建設了1.4萬個基站。5月初,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更是公開表示:“中國移動發展TD責無旁貸,日后將加快步伐。”
當然,中國移動為此也面臨著較大的壓力。據電信專家、飛象網CEO項立剛透露,中國移動內部曾希望國家對他們進行政策支持。如果國家不發放其他兩個標準牌照,2010年,TD就會具有和其他兩種制式的3G進行競爭的實力,如果國家到2012年發放其他兩個標準的3G牌照,TD就和其他兩個標準在成熟度上沒有大的差異,市場做到三分天下,基本沒有問題。
爭奪4G話語權
3G牌照發放已是箭在弦上,中國移動的TD之路究竟會怎樣走,引發業內的強烈關注。
項立剛認為,TD的發展,從產業鏈的打造到用戶的發展,都應該著眼于國際化、全球化。一方面,“雖然TD是中國提出的國際標準,但是這個產業鏈的完善,必須由世界上眾多企業一起來完善,僅僅把TD看成一個中國的標準,產品都由中國企業來生產,TD必然不能發展起來,未來不會有大的機會。”
另一方面,在國際主流市場發展TD-SCDMA,不太現實,但可以通過農村包圍城市,在發展中國家實現突破。“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尤其是非洲、南亞、東南亞、中美洲一些國家,目前還沒有完全完成一代向二代過渡,這些國家對中國有一定的感情,同時都非常清楚移動通信標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如果中國的TD較為成熟,產品的價格并不高,這些國家選擇中國TD的空間非常大。”
至于國內市場,項立剛認為,數據卡業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在海外,尤其是歐洲市場,數據卡業務是3G業務的一個亮點。” 項立剛說,“數據卡的終端簡單,而且對高端商業用戶有較大的吸引力。只要在網絡上有一定的保證,TD對于中國移動在數據卡業務上改變被動地位,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TD拓展市場的第一步,可能會使用雙模手機,語音用原來的GSM,數據業務用TD。”埃森哲大中華區李為沖博士判斷,這樣既能確保3G業務的順利開展,又能夠確保3G業務的推廣不會對原有GSM用戶造成流失。
其實,早在2007年就有消息透露,中國移動對各TD手機廠商提出了TD終端5個方面的具體要求:一是在功耗和穩定性上要與GSM終端相似;二是要有足夠的帶寬;三是功能上要有可視電話功能;四是要有MBMS功能,即能收看手機電視;五是要具備TD/GSM雙模雙待功能,最好是能實現雙模單待自動切換(包括GPRS/EDGE)。 而中國移動在最近的TD招標中特別要求,參與競標的TD終端必須具有HSDPA(3.5G)功能。
“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國移動在布局TD時,具有長遠的戰略眼光。”李為沖博士表示,未來TD-SCDMA與WCDMA會走向融合。其實在2008年初巴賽羅納舉辦的3GSM大會上,中國移動、沃達豐、Verizon三大全球電信運營巨頭共同宣布,將聯合展開TD-LTE測試工作。中國移動作為中國3G國標的代表,正努力將TD-LTE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4G標準。
“在1G和2G的移動通信發展過程中,標準一直是由設備廠商所主導的,運營商沒有進行過多的參與;3G到來時,運營商們意識到了標準的制定對于一個產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4G標準制定時,運營商必然會表現出強烈的主導意識。 ” 李為沖分析,由于沃達豐是中國移動的股東之一,約占有其2%的股份,而沃達豐又同時占Verizon 45%的股份,共同的利益使大家走到一起。
“毫無疑問,TD-LTE的形成,將為TD的發展演進帶來重要機遇。” 一些專家均認為,“在4G時代,中國移動將具有絕對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