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描述學習動機和學習難度、學習效果之間關系的一種理論.人的各種活動都是在動機的指引下,并指向某一目標而展開的.推動人們參與學習活動的動機,就是推動、引導和維持人們進行學習活動的一種內部力量或內部機制.學習動機一旦形成,它能促使我們對學習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把這種興趣保持下去,在遇到困難時有克服困難的意志力.
動機與目的是相隨的.比如,甲同學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為國家和人民服務;乙同學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能考入名牌大學;丙同學學習的目的是考出好分數,讓爸爸媽媽高興.學習動機有時也可能是某些壓力,比如,為了避免羞辱和懲罰.
動機有強度.學習動機的強弱影響著學習效果、學習效率.
心理學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學習任務比較簡單,學習動機強度較高時,可達到最佳水平;學習任務比較復雜,學習動機強度較低時,可達到最差水平.
這一規律在心理學中稱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這條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人學習動機強度過低,可導致學習效果不好.學習動機強度過低的外在表現主要有如下幾種.
1. 懶惰.學習動機強度過低的同學大都貪玩,學習上拖拉,不愿動腦,常常找各種借口搪塞老師和家長,找各種借口原諒自己浪費時間、敷衍學習的行為.
2. 容易分心.學習動機強度過低的同學大都注意力差,不能專心看書和思考,學習興趣容易轉移,學習膚淺,滿足于一知半解.
3. 厭倦情緒.他們對學習冷漠、厭倦、退縮,感受不到成功的快樂,對學習感到無聊,甚至討厭老師.
4. 缺乏技能.他們把學習當成不得不做的苦差事,因此不愿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滿足于死記硬背,應付考試,不能適應新的學習.
5. 依賴性強.他們不獨立思考,隨大溜,極少有獨立性和創造性.
學習動機強度過低有社會、家庭、學校等各個方面的原因.比如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相信偶然的成功、投機取巧等.如果沒有正面的學習動機,只有怕家長和老師的懲罰,怕同學們的恥笑這一種動力時,一旦喪失了尊嚴和自信,那將會導致破罐子破摔,不可救藥.
不少同學抱怨,自己學習勤勤懇懇,花費的精力遠遠超過別人,可是學習成績為何總是不如別人呢?請你先不要懷疑自己的智力水平,很可能如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所述,是學習動機強度過高的原因.學習動機強度過高一般有如下幾種表現.
1. 過于勤奮.幾乎把所有的心思和時間都用到功課的學習上,把學習看成是至高無上的,認為一切與功課學習無關的事都是浪費時間.
2. 爭強好勝.他們太看重分數、名次,害怕失敗.過分看重老師、家長和同學的批評和贊揚,唯恐失敗被人看不起.
3. 情緒緊張.他們伴隨學習焦慮和考試焦慮,常常感到緊張不安.由于長時間超負荷學習、壓力太大而導致心理脆弱,情緒上難以松弛.這種心理壓力和體能消耗,導致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下降,思維變得遲鈍,還會出現頭痛頭昏,食欲不振.
4. 容易自責.學習動機過強者,要求絕對的成功和完美,對自己要求苛刻,特別不能接受失敗,很容易產生挫折感,成功也不能給自己帶來任何喜悅.
學習是人生的第一項義務,不明白自己做人的義務,在學習上得過且過,渾渾噩噩混日子,這是浪費生命.學不到知識技能,就不能很好地盡自己對社會、家庭的義務,也不會有將來的個人幸福,因此一個學生要保持一定強度的學習動機.學習是長期的過程,是一項大工程,并且難度逐漸增大,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不可能長期保持高度緊張的狀態,也不可能沒有失敗和挫折,所以學習動機不能過強,不能太爭強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