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應用正在變得日益繁多,應用管理也正在逐漸走向專業化: 有人專門做開發,有人專門做測試,有人專門做運維。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用戶認識到,隨著通過IT管理提升業務成效變得日益重要,應用管理已經成為企業IT管理的重中之重。
IT管理須增容
目前,眾多CIO們對企業IT管理的普遍認識誤區在于,只要把開發、測試等環節控制好,系統一旦投入使用,他們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應用效果。但惠普軟件戰略客戶部銷售總監陳傲寒卻并不這么認為。“其實IT應用的生命周期不只是從系統開發到系統上線。”陳傲寒表示,IT應用的生命周期已經擴容,除了開發到上線的傳統周期外,還應包括在開發之前對需求的管理、資源的分配等前期階段,以及在系統上線之后保證系統的平滑升級和修改等后期階段。
與此同時,IT應用與業務同步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過去CIO對IT系統的關注主要聚焦在設備是否正常運轉上。可是,設備的正常運轉并不能保證業務的順暢。如果IT應用不能支持業務運轉,IT系統的作用也就無法顯現了。“IT交付能力和業務需求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IT系統開始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陳傲寒表示,CIO對IT系統生命周期的管理,必須全面增容,覆蓋戰略、應用和運維三個階段。對此,惠普軟件推出了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應用管理解決方案,以應對新應用的需求產生時期、應用的開發測試時期和應用交付運維時期遇到的難題。
全面管理三步走
首先在戰略階段,惠普軟件提供了項目和組合管理、財務管理和分析、企業架構三大解決方案,通過業務需求、組合優先級分類、財務計劃和架構治理等控制手段,為IT管理者提供IT需求和內部資源的統一視圖,進行有效的業務需求、計劃和項目管理,優化財務和人力資源計劃,保證IT應用在戰略階段能夠和業務目標保持一致。
其次在應用階段,惠普軟件提供了功能測試、性能驗證和安全測試解決方案,通過需求管理、質量和安全驗證等控制手段,保證應用的需求與最初的業務需求相符,并且根據這些需求對應用進行全面而有效的測試,在應用上線之前消除缺陷。
最后在運維階段,惠普軟件則提供了業務服務管理、業務服務自動化和IT服務管理解決方案,通過端到端的業務服務監控狀態、統一的服務臺、變更控制和映像管理、版本管理和變更執行、法規遵從和安全審計等控制手段,實現IT運維的可監視、自動化和可管理。
陳傲寒還指出,惠普的解決方案所具有的模塊化結構和系統開放性,保證了IT管理系統可以通過各種接口與其他的產品結合在一起。“或許不是每一個企業,在IT管理上,都能一下子覆蓋戰略、應用和運維三個階段,但企業必須有一個整體的規劃,在一開始就通盤考慮到戰略、開發和運維三個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