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批復各地方稅務局,個人通過網絡買賣虛擬貨幣取得的收入將征收個人所得稅。批復一經發布,便引發各界人士的一陣熱議。虛擬貨幣交易征稅政策的出臺是否是國家對虛擬貨幣交易法制化的預見行為?

就國家計劃征收虛擬貨幣交易稅一事,記者在業內人士、專家,以及玩家間做了廣泛的調查,各方對此反應不一。
無序膨脹
“當虛擬貨幣交易市場大到一定程度,各種問題就會隨之而來。” 計世資訊分析師楊珂稱。
近幾年,隨著網絡游戲市場的不斷壯大,中國游戲產業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成為文化創意產業中最具發展潛力和市場價值的新經濟領域。依托于網游產業,網游虛擬交易行業也空前繁榮起來。
據計世資訊測算,2007年中國虛擬貨幣市場交易額達4億元人民幣左右,并且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長。另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現在從事網游虛擬交易的網站超過50家。
由于交易在虛擬空間中的不透明性,虛擬貨幣交易在不斷的膨脹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欺詐行為也引起廣泛關注。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售后服務專業委員會今年9月份發布的《2008上半年網絡游戲投訴統計分析報告》顯示,2008年上半年投訴玩家涉及損失的金額為5798207.62元,平均每個投訴玩家損失約1277.98元。
亟待監管
“既然對虛擬貨幣交易征收個人所得稅,這就表示國家已經承認了虛擬貨幣的合法性。”采訪中某網游用戶表示,虛擬貨幣交易應該被納入法制化管理。
從虛擬貨幣的產生來看,作為互聯網發展的產物,虛擬貨幣的發行者為網游服務商、門戶網站或其他服務商,而非國家貨幣專門發行機構,由此,虛擬貨幣的合法性一直在業內頗受爭議。
優萬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鐘以山認為,虛擬貨幣交易的合法性問題,牽扯到用戶對虛擬物品的所有權問題,“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出臺這方面的法律,也就意味著虛擬物品只是用戶在服務器上的一段記錄,但事實上它凝聚了用戶花費的時間和智力,如果用戶在某個階段以某種形式將虛擬物品轉讓給別人,并且買者也是完全自愿、其中沒有任何欺騙行為,這就是合理的。”
對此,楊珂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在用戶換取上網時間和點卡的時候,跟人民幣價值通過了一定的轉換,于是虛擬貨幣開始逐漸具有它自身的價值,便成為一種代金券的形式,然而我們國家是不允許發行代金券的,因此這就決定了虛擬貨幣的非法性。”
據了解,當前我國法律體系并未對虛擬貨幣的定義、所指范疇、合法性等多個方面出臺具體的解釋性文件。批復出臺后,曾傳言相關部門將于11月3日推出關于虛擬貨幣交易征稅的實施細則,但此細則遲遲未被推出。
“玩家在網游里已經產生了大量的消費行為,而虛擬財產卻還處于有其‘實’而無其‘名’的尷尬地位”。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售后服務專業委員會周明秘書長指出,承認虛擬財產的合法地位,并做出相應的保護措施,是目前網游加強管理最為緊迫的事。
征稅困難
“上網交了網費,玩游戲交了點卡錢,為什么還要收稅呢?”談到虛擬貨幣交易征稅問題,一名網游用戶對“征稅”提出質疑。在一項網絡投票調查中,近70%到80%的用戶表示反對向虛擬貨幣交易征稅。
而批復一經公布,各大網游服務商的反應也大不相同。《由我世界》和Hipihi等網游公司表示,對虛擬貨幣交易征收個人所得稅,目前對其公司的影響不大,但從長遠來看,虛擬貨幣交易將成為大勢所趨。
“如果法律條款是合理、良性的,這項政策的出臺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虛擬貨幣交易中的灰色、不法和欺詐行為,避免網游用戶受到更大傷害,這是好事。”鐘以山表示。
與此同時,另一些網游服務商則持觀望態度。采訪中,騰訊游戲對此未做出任何回應。而巨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則表示,在沒有看到相關文件與細則的情況下,無法做出相應的評論。
“盡管網游公司可以繳納營業稅,但是用戶用虛擬貨幣購買產品的稅誰來收,又向誰收呢?”楊珂認為,目前征收虛擬貨幣交易稅存在難度。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曹紅輝也指出,目前稅收征管已經納入虛擬經濟當中,但個人買賣虛擬貨幣中間賺取的差價,作為虛擬貨幣的增值部分是需要收取個人所得稅的。
“國家對虛擬貨幣交易征稅是具有一定先見性的,先有立法,才有執法,對于互聯網這樣一個新生產物,相信國家會逐漸把它納入到管理體系之下。另外,因為虛擬貨幣交易大部分都是通過網絡來進行的,僅有這樣的批復,其監督性不夠強,所以我們期待更多相關配套細則的出臺。”楊珂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