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低價PC有望形成一個規模市場。但值得警惕的是,如果低價的代價是犧牲功能,那么它的應用前景堪憂。
產業3星
低價PC的提法由來已久,早在2005年,尼葛洛龐帝就雄心勃勃地宣布了“100美元筆記本電腦”OLPC計劃。但是,這個概念最終并沒有大規模落實。而在市場競爭日漸激烈、廠商們急于尋找藍海的心態之下,2008年,低價PC有望形成一個規模市場。
2007年底,華碩電腦推出了一款專門針對兒童設計的筆記本電腦——Eee PC,售價僅為2999元(369美元)。據悉,宏、戴爾和惠普的低價電腦產品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預計2008年都將在中國市場推出。據悉,英特爾(Intel)亦將在2008年第三季度推出100美元超低價DT平臺,“搶攻新興市場5年10億臺商機”。
從市場需求來看,低價PC的確存在巨大需求潛力,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應用和新興市場,例如老人、孩子、家庭主婦這樣的非IT核心用戶。當年,尼葛洛龐帝推出OLPC計劃時便宣稱,OLPC計劃致力于為15億落后國家的在校兒童每人提供一臺電腦。從市場調研機構數據來看,IDC預估2008年全球筆記本電腦總出貨量約為1.2億臺,而目前市場中價格便宜的低價筆記本電腦尚只有2%~3%的份額。從這點來說,低價PC,尤其是低價筆記本電腦無疑具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華碩在推出EeePC時便表示,希望低價的Eee PC能創造出新的、額外的市場空間,包括新興國家、行業用戶、教育市場、銀發族、甚至上班族的第二臺筆記本電腦。
從政治和人文角度來講,低價PC也具有很好的產業前景。在IT技術日新月異的同時,數字鴻溝也在逐漸加大,如何為“老、少、邊、窮”補上IT這一課,成為全社會信息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另一方面來講,這個市場尚處空白狀態,因此有可能成為PC產業一個新的目標市場和增長點。
前景4星
如何在功能與成本間取得平衡是低價PC的一大難題。曾有某廠商向市場推出過低價臺式機產品,為了降低成本,保證利潤率,使用了過時很久的配置,被指責為“造成PC倒退”,而該廠商的低價PC廠商在熱銷了一陣后便曇花一現,不復出現。
這個經驗告訴我們,盡管這些非IT核心用戶對PC的應用需求很簡單,因而他們所使用的PC性能需求并不會很高,但是,他們也未必愿意“認可”這一點,這種心態落實到行為上,他們愿意花低價,卻未必愿意購買一款過時的產品。過時配置產品即便可用,也未免有歧視之嫌,很容易引起反感。從這點來說,如果低價的代價是犧牲功能,那么低價電腦的應用前景堪憂。
如果廠商們真地看中這個市場,并希望在其中有所作為,恐怕需要認真對待這個市場,在產品、技術、營銷上下些功夫,有針對性地推出簡單配置,而不是低端配置的一些產品,而不只是翻出一些過時的庫存,或者回收的舊品來“打發”這些所謂的IT非核心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