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勝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許多朋友都買了汽車。有了車,第一要安全駕駛,第二呢,要防盜防搶。除此之外,還有一條很重要,那就是一定要保管好你的車鑰匙。最近,我們這兒就發生了一個跟車鑰匙有關的案子。
有個叫劉飛的小伙,在一家企業做銷售工作,最近,他買了一輛車。劉飛對自己這輛車視若珍寶,誰也別想從他手里借出去開開。有一回,他的頂頭上司銷售經理跟他借車,劉飛照樣不借,還說:“經理,我這車太小,怕您坐著不舒服啊!”

經理一聽便明白了,怒氣沖沖地說:“你小子不借拉倒,找什么借口?”
瞧,把經理都得罪了,以后有他小鞋穿的。
這是外話,不說了。其實,劉飛不借車給別人,除了怕把車弄壞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怕出交通事故。他在報紙、電視上看到過,一旦出了交通事故,他這個車主也要承擔連帶責任的。
但百密也有一疏啊。“十一”的時候,劉飛參加一個同學聚會,有了車,自然要開去炫耀一番。聚會上,有同學向劉飛提出要借車出去兜兜風,劉飛當然不肯答應。
席間,劉飛去洗手間的時候,就有同學將他放在桌子上的車鑰匙拿起來,沖著大伙說:“有沒有誰想去玩劉飛的車啊?這小子不讓玩,咱們就偷著玩。”男同學們嘻嘻哈哈,紛紛舉手贊同。當即,三個同學一起下樓,將車開上了馬路。
劉飛從洗手間回來后,因為忙著敬酒、唱歌,也沒注意到車鑰匙被拿走了。正當劉飛引吭高歌時,接到了同學的電話:“出事了,撞死了人!”
事后,劉飛才知道,三個同學偷偷拿了他的車鑰匙,將車開到馬路上,一不留神,把一個老人給壓死了。
接下來的事就麻煩了,劉飛要接受公安部門的調查,要與死者家屬溝通,要請事假去保險公司、汽車維修廠等,更要命的是,死者家屬將肇事者和劉飛一起告上法庭,提出了巨額的賠償要求。
劉飛對于自己當被告,感覺非常冤枉,他說根據法律規定,若是被盜的機動車肇事,車主不用承擔責任。肇事者是趁他不在偷走了車鑰匙,他根本就不知情,當晚聚會的同學都能證明這一點,肇事者自己也承認了,所以,劉飛覺得他不應該承擔連帶責任。
但法院認為,肇事者拿走車鑰匙的行為并不是盜竊,而事實上,正是因為劉飛對車鑰匙保管不當,致使朋友有機會輕松拿走鑰匙,這才發生了車禍。劉飛作為車主,沒有盡到對車輛妥善保管的責任,依據有關法律,法院認定劉飛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最后,法院判決,劉飛作為車主,與肇事者一起,賠償死者家屬15萬元。由于肇事的那個同學經濟拮據,這些錢只能由劉飛先行墊付。為了賠償,不得已,劉飛只好打落牙齒和血吞,忍痛將愛車賣掉。
就這樣,劉飛因為一時疏忽,將車鑰匙忘在了桌子上,十分“冤枉”地背上了巨額賠償。
這個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啊,各位車主朋友,可千萬記住了,一定要保管好你的車鑰匙呀!
律師點評

本故事涉及到的有關法律條文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第三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結合上面的故事,我們可以明確以下幾個法律問題:1、車主不能輕易出借自己的車輛,否則,如果產生什么法律后果,就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2、假設肇事車輛確是被盜的,那么,由肇事者承擔賠償責任,車主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3、本故事中的車主為什么承擔了法律責任呢?關鍵問題是車主本身主觀上存在過錯。顯然,因為劉飛的疏忽大意,隨手把車鑰匙放在桌子上,才使得他的同學能夠輕易獲得車鑰匙,導致了這起交通事故的發生,所以他必須要對這個結果承擔相應的責任。當然,劉飛在承擔連帶責任而作出賠償后,仍可向具體肇事者追償。
(題圖、插圖:劉斌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