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公主
小雨漸歇,空氣潮濕。于紅雨深一腳淺一腳地踩著雨后鄉間泥濘的黃泥地,走進了他的“昆蟲養殖基地”——一個專門養蝗蟲的地方。
“養蝗”基地看不出啥稀奇
這里看上去就跟農村常見的蔬菜種植基地沒啥兩樣,就連養蝗蟲的地方都大同小異:20個一人高的塑料大棚一字排開,蟲卵就在這里一天天長大,變成蝗蟲。
“確實差不多?!庇诩t雨笑呵呵地表示認同,但他接著又補充了一句:“其實原理和作用完全不一樣?!痹瓉?,蔬菜大棚用的是塑料膜,目的是保持棚內溫度;而蝗蟲的大棚用的則是鏤空的紗網,棚里必須通風透氣,盡量與自然環境保持一致,搭這個大棚的目的只是為了圈住蝗蟲,別讓它們飛走了。
“養殖蝗蟲就是用來吃的,肚子是它身上最有營養的部分,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和多種氨基酸,營養豐富味道香。”蝗蟲品種很多,北方田間常見的那種蝗蟲個頭太小,而且肚子癟癟的,沒啥吃頭;大油螞蚱雖然體積更大,吃起來也挺香,可不少人對它的肉有過敏反應,不適合大規模推廣。“選來選去還是東亞飛蝗最合適,畢竟養蝗蟲也得選擇最適合大眾口味的品種?!庇诩t雨說。
在讀MBA談養蝗經
即使事先不知道于紅雨的另外一個身份——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的在讀MBA,談話中也不難發現這個養蝗專業戶的與眾不同:“融資”、“現金流”、“產業鏈”、“規?;?、“證券化”等專業詞匯時常從他口中“溜”出來。在講到基地下一步的發展計劃時,他說,接下來他會把土地分成若干份,把它們交給多個投資人“認養”?!斑@樣既能快速融資,解決當前的資金問題,也有利于我們統一管理,確保質量,降低投資人的風險?!彼Q這種做法為“土地證券化”。
于紅雨現在還記得,小時候他最愛和小伙伴們趴在田間地頭逮螞蚱(蝗蟲),玩夠了,拿回家去用火烤了吃。再后來,一些飯店也相繼有了“油炸蝗蟲”這道菜,而且價格不菲。因為極少有人專門養殖,飯店通常只能從農戶手中收購一些野生蝗蟲。
“后來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報道,有個老人就在養殖蝗蟲,我立馬就動心了,覺得這里面大有商機。”于紅雨說。他在那位養蝗老人家一住就是好幾天,帶了滿滿一大本筆記回來。沒多久,他就說服了父母、姐夫,共同籌資建起了這個蝗蟲養殖基地。
那一年,他剛剛考上天津大學,讀MBA。
打造“蝗蟲產業鏈”
一斤蝗蟲20多元、一個大棚年產三四百斤,二十棚蝗蟲一年能為于紅雨帶來至少十幾萬元收入。
于紅雨還開發了不少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了一條完美的“養蝗產業鏈”:包括銷售蟲卵、提供養殖技術等,就連基地里暫時閑置的土地,于紅雨也種上了樹,五年后這些樹木長大成材賣出去,還能賣個好價錢。
這片原則上五年后才能產生經濟效益的樹林,于紅雨也派上了用場:北邊的那片小樹林同時也是一個養蟬基地,三年可以見到回報;而東、北的兩片林子,他也已經想好了:用網圍起來,辦一個開放式的養雞場。
“我們已經在著手準備了。如果5月份進雞苗的話,不出半年就能見到收益了。”于紅雨笑嘻嘻地透露,他連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蝗香雞”,因為它們吃的是蝗蟲?!跋胂氚?,在林子里散養,吃著蝗蟲長大的雞,不比那些土雞、草雞更天然,也更有營養價值?”
博客地址:http://flylocuster.blog.tiany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