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冬蘭編譯
這些日子,一些接踵而來的問題讓美國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油價的不斷攀升,中東局勢的動蕩不安等等。自由主義也好,保守主義也罷,總之,能源自主成了一個國家的亟需;而可再生能源正吸引著來自各方的密切關注。
“綠色”能源潛力巨大
2006年,大批的風險投資者、對沖基金、投資銀行、公共養老基金甚至是保險公司,開始紛紛向生產乙醇、燃料電池、生物降解塑料、環保殺蟲劑以及各種綠色產品的廠商提供數以億計的美元支持。無論是為了拯救地球,還是為了拯救美國,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向生物要能源。而此時的華爾街,也正是看中了這一潛在的巨大商機。
但是,華爾街對未來并不抱太大希望。它只希望風能、太陽能、生物燃料及其他“綠色”能源能在全美價值達1.6兆美元的能源市場上占據更大份額,并且使這項旨在生產清潔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成為其多元化投資的一部分。
生物能源技術哪怕只有一點點進步,也將為投資企業帶來可觀的回報。劍橋能源研究公司預計,今后四年,汽車用乙醇和生物柴油的需求量將翻一番多,達到汽車用生物燃料總量的6%,這個數值相當于284億美元。同時,他們還預計,對以生物燃料為原料的發電量將從現在占全國總需求比例的2.5%提高到3.4%,也就是說,到2010年,生產清潔電力的企業將可以獲得超過100億美元的新增收入。而如果目前技術能夠使以植物為原料的航空燃料成本大幅降低的話,那么其潛在商機將更具吸引力。
華爾街垂青清潔能源
美國大量的太陽能和乙醇公司在發行股票上市后平均回報率為31%,全球太陽能公司發行的股票總額上漲了38倍,達到270億美元??梢灶A知的是,這種讓全球受益的清潔能源技術,其前途無可限量。
然而,過去投資在開發清潔能源生產技術方面的資金,其回報率與石油價格的波動有直接關系。到目前為止,石油價格仍然是用來平衡所有能源的杠桿,它的左右波動對全球能源影響深遠。對清潔能源來說,石油價格居高不下顯然是最為理想的結局,因為那樣對促進清潔能源等替代能源的技術開發十分有利。一些經濟學家預測,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石油價格將繼續攀升;而另一種說法則相反。清潔能源到底在哪種情形下更有生存空間,還不得而知。
華爾街看好的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形勢。他們預計,石油價格將維持在75美元每桶的高位,而不至于跌到50美元以下。如果這樣,生產清潔能源的成本就可以控制在汽油價格的一半左右,這對于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賺錢的買賣。
風險與機遇并存
劍橋能源研究公司新一代技術負責人陶勃說,“目前,‘綠色能源已經成為一個主要項目,它吸引著更多投資者的目光”。
由于美國許多州都要求今后幾年各公用事業部門的供電必須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風力、太陽能和水力發電,因此,供需雙方在進行交易時必須包括“綠色”能源。摩根大通公司負責能源交易事務主管博?泰勒說:“如果你沒有能力從事可再生能源業務,那么你很快就會與大宗買賣無緣。”
政府行為加大了公用事業部門對排放權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同時也加速了能源企業的增長速度,而且這種增速是驚人的。據挪威奧斯陸的一家能源咨詢機構的數據顯示,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權和相關交易量,已經從2005年的幾乎為零增至2006年的約117億美元,而2007年更是在這個數字上翻了一番。這個數字顯然讓人們感到歡欣鼓舞。不過,它的推進劑是油價的不斷攀升。如果油價不斷下跌的話,也許整個綠色能源市場就會變得慘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