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常備急救品
家用急救箱一般裝有各類家庭常用藥品和應急用品,如阿司匹林、抗生素藥膏、消毒巾、可的松、洗手液、多種規格的紗布和繃帶、速效冷敷布、應急毯、體溫計、鑷子、剪刀、手套以及急救指南等;野外急救箱還備有真空抽毒器、蛇藥、眼藥水、清涼油、祛風油等。
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即使不能擁有一個專業的急救箱,也至少應備齊下列物品:
酒精棉:用來給雙手和急救工具消毒;棉花棒:用來清洗面積小的出血傷口;手套、口罩:可以防止施救者被感染;0.9%的生理鹽水:用來清洗傷口;消毒紗布:用來覆蓋傷口;繃帶:繃帶具有彈性,用來包扎傷口,不妨礙血液循環;三角巾:可承托受傷的上肢、固定敷料或骨折處等;安全扣針:固定三角巾或繃帶;膠布:固定紗布或繃帶;創可貼:覆蓋小傷口;圓頭剪刀:圓頭剪刀比較安全,可用來剪開膠布或繃帶,必要時,也可用來剪開衣物;鉗子:鉗子可代替雙手持敷料,或者夾去傷口上的污物等;手電筒:在漆黑環境下施救時,可用它照明,也可為暈倒的人做瞳孔反應;哨子,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呼救。除了上述物品之外,常用藥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內服的阿司匹林、外用的紅藥水等。
如果您的家中有特殊病人,在置備急救箱時還應當進行特別的安排。例如心臟病人家中應當備有硝酸甘油等藥品;高血壓患者家中則應當準備心痛定、利血平等快速降壓藥;糖尿病人家的急救箱應該準備飲用水和糖塊。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至少每隔三個月檢查一次急救箱,及時補充用完的物品和藥品,更換過期和即將過期的藥品。
(金衛東摘自《健康之友》)
空調省電四個“巧”
家里的頭號耗電王非空調莫屬,怎樣使用空調既可以保證享受涼風,又同時省了兜里的錢呢?以下幾個“巧”門不可不知。
1、巧調溫度:夏季空調的溫度不要與外面的溫度相差超過5℃,比如外面是32℃,空調最好調在28℃。溫度上升1℃,耗電可以減少10%。
2、巧妙設定:將工作模式設定為“自動風”,自動風耗電較少,從而使空調高效率地運轉。使用空調的節能模式時,“冷氣”、“除濕”兩種功能分開使用可以節省電力。不能單純比較冷氣和除濕功能耗電的成本。酷暑中,溫度較高就調至冷氣功能,而在悶熱的梅雨季節,則使用除濕功能。
3、巧用電扇助力:將空調冷氣向上吹可以提高降溫的效率。當冷氣開始運行時,用電風扇將冷氣向上吹,可以使床、沙發等處聚集的冷氣得以循環。短時間就可以提高降溫效率,使制冷效果上升。
4、巧打時間差:外出前30分鐘關閉空調。如此關閉空調30分鐘,室溫不會有變化。所以要養成出門前30分鐘切斷電源的習慣。
牙膏不只是用來刷牙
牙膏除了能清潔牙齒以外,還有其他意想不到的用場:
1、用布蘸點牙膏擦拭水龍頭,可使水龍頭光亮如新。
2、用海綿蘸點牙膏刷洗臉盆和浴缸,效果很好。
3、用棉布蘸點牙膏后,輕輕擦拭泛黃的白色家具,可使家具顏色還原如新。
4、用溫熱的濕抹布將灶臺上的焦垢潤軟,然后用尼龍洗碗布蘸牙膏用力刷洗污垢,再用干凈的布擦干凈即可。
5、烹調完魚后,手上仍殘留有魚腥味,不妨在手上擠點牙膏搓洗,魚腥味便能立刻消除。
6、手上沾了食用油、簽字筆油、汽車蠟或機油等難洗的油污,用牙膏搓洗就能消除。
7、衣服的袖口和衣領是比較難洗滌的,用牙膏涂在污處,反復搓洗,效果不同凡響。
8、白球鞋穿久后常會泛黃,先用專用清洗劑處理,再擠點牙膏用牙刷一刷,清水沖洗,球鞋便可潔白如新。
9、手電筒的反光屏用得太久了會變黃,將牙膏涂在上面,3~5分鐘后,用綢布輕輕擦拭,便可使其光亮如新。
10、如果不經意間身體某部位被燙傷,可以涂抹一些牙膏,減輕疼痛。
(以上2則由呂麗妮摘自《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