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利民等
[案例]2007年9月,儲戶袁某在某銀行辦理業務。袁某排隊等了20多分鐘后,看見一名剛來的客戶未經排隊,直接走到窗口辦理業務,袁某當即提出異議。銀行工作人員解釋說,該客戶是銀行的VIP客戶,有優先辦理業務的權利。袁某看到,該業務窗口上方確實很顯眼地貼著一塊字牌:“VIP客戶優先辦理”。但袁某認為銀行單方面的規定侵犯了排隊顧客的權益,要求銀行撤銷此告示,并向其賠禮道歉,遭到銀行方面的拒絕。袁某于是將銀行告上法院,要求法院認定該銀行的告示為無效告示,并賠禮道歉。
[說法]我們很多人都有袁某這樣的經歷,很多人也曾對銀行的這一做法提出過疑問。對普通客戶而言,他們自然會對銀行的這一規定不滿意。但這一規定是否違法呢?法院審理后認為,銀行所制定的“VIP客戶優先辦理”的規定并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存在違法。而且,銀行已將這一規定公開展示,沒有侵犯顧客的選擇權。這一規定針對的也是不特定多數人,并不針對袁某個人,沒有對袁某造成損害事實,也未對其姓名權、名譽權等法定權利造成損害的后果。因此,法院最終駁回了袁某的訴訟請求。
欠條簽名不真實欠款還能要回嗎
□周玉文
[案例]辛某是一開辦飼料廠的農村專業戶。自2007年5月開始,鄰村的張某就長期到辛某的廠買飼料,除偶爾有少量賒欠飼料款并在下次歸還外,每次都是如數付款。2008年3月,張某來拉飼料時忘了帶錢,于是主動給辛某寫了“欠老辛2000元飼料款”的欠條,但在簽名字時簽的是“章維君”,然后把貨帶走了。但從此以后這個“章維君”再也沒有來拉飼料。辛某經過打聽得知,這個“章維君”實際名字叫“張為軍”,已經外出打工了。辛某與他取得聯系希望他還錢,但他不承認欠辛某的飼料款。辛某問,我憑他寫的欠條能要回欠款嗎?
[說法]從所反映的情況看,本案的焦點問題是簽有“章維君”名字的欠條能否證明是“張為軍”所寫、所欠。如果能證明是“張為軍”所寫、所欠,則“張為軍”就有歸還欠款的義務,反之,如果不能證明是“張為軍”所寫、所欠,則“張為軍”就沒有還款的義務。這張寫有“欠老辛2000元飼料款”的欠條,是可以證明是“張為軍”所寫、所欠的,當然辛某如果能有證人證明這一天“張為軍”去辛某的飼料廠拉過飼料或者這一天他給別人送過飼料則更好一些。即使沒有這些,“張為軍”不承認這張欠條是他所寫、所欠,在訴訟中辛某可以要求對欠條進行司法鑒定,如果鑒定結果就是“張為軍”的筆跡,而“張為軍”又沒有證據證明這是他代別人所寫,那就可以認定該欠條是“張為軍”所寫,這筆債務是他所欠。因此,本案如果訴訟到法院,法院是會支持辛某的訴訟請求的。
在自家陽臺砌房為何被說“不”
□林興
[案例]徐先生在湖邊小區購買了一套三室二廳雙陽臺的商品房,然后在露天陽臺砌起一間16平方米的磚房,物管反復阻攔終未果。此后,徐先生所在單元的全體業主將徐先生訴至法庭,要求判令拆除違章建筑,消除危險。徐先生卻認為,自己建房并沒有影響他人的通風采光。法院受理該案后,依法委托房屋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部門對該房進行了檢測。鑒定報告書中認為,送檢房屋的建造影響了整棟房屋的受力狀況,造成兩邊墻體受力不平衡,長期之下可引起墻面開裂。11月11日,法院依據鑒定結論作出了由徐先生限期拆除自砌磚房,恢復原狀,消除危險的判決。
[說法]首先,在已有建筑物上修建建筑物必須經過絕大部分業主的同意,徐先生在自家陽臺建房未經過絕大部分業主的同意,明顯違法,其次,業主行使建筑物專有權,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危及相鄰建筑物的安全,徐先生在自家陽臺建房,將危害其他業主的人身財產安全,是不對的。《物權法》第71條、第91條分別規定:“業主對其建筑物專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本案中,徐先生擅自在陽臺建房,雖然是在行使專有物權,但其建房行為給整棟住戶都帶來安全隱患,危及了相鄰建筑物的安全,損害了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收養棄嬰也要被罰嗎
□萬劍敏
[案例]鄭某今年33歲,已有一個3歲的兒子。2007年5月,鄭某在上班的路上看見路邊有一個大紙箱,箱內放著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女嬰。鄭某心生憐憫,于是將棄嬰抱回家,決定收養這個棄嬰。2007年11月,鄭某夫妻在民政部門辦理了收養登記,領取了收養證明。2008年1月,計劃生育部門查出鄭某夫妻收養了一名女嬰,認為鄭某夫妻在已生有一子的情況下收養他人,違背了我國《收養法》的規定,應當按計劃外生育對待,并予以罰款。鄭某不服,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計劃生育部門的罰款決定。
[說法]鄭某收養棄嬰的行為的確是個善舉,但善舉也要符合法律的規定。我國《收養法》(1991年12月29日通過,1998年11月4日修正)第六條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1)無子女;(2)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3)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4)年滿三十周歲。”由于鄭某有一兒子,可以說不符合上述條件,計劃生育部門正是因為這一點而對鄭某進行處罰的。但是,《收養法》第八條規定,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的限制。也就是說,并不是任何情況下都要求收養人無子女。法院同時認為,鄭某夫妻收養棄嬰的收養行為已經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系已經確立,具有法律效力。而且,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可確認鄭某的行為違背了計劃生育政策。法院最終作出了撤銷罰款的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