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錯刀
“做一條反方向游的魚”,這是IT業知名公司惠普對員工強調的職業理念。
1989年,在惠普市場部工作的高建華,想跳槽到另一家外資公司做銷售。他的理由是:在公司市場部只是一個配角,到另一家公司的銷售部可以嘗試一下當主角的滋味。
當時,惠普中國分部的總裁俞新昌和一名人力資源總監親自做工作挽留高建華。這次談話,讓高建華改變了主意,也讓他明白了什么是“做一條反方向游的魚”。
那位人力資源總監問高建華,是否還記得供求關系原理,高建華說當然記得。人力資源總監說:“一件產品值錢與否,不取決于它的絕對價值,而是看供求關系,物以稀為貴,你說對不對?”然后,人力資源總監問了高建華兩個問題:第一,全中國外企中做銷售的人員大概是多少?僅惠普當時就有六七十人做銷售,全國大概有幾十萬人;第二,中國外企中做市場營銷的人員大概有多少?答案是數千人。
他給高建華分析道:“你有兩個選擇:一是加入到銷售大軍里面去,與那幾十萬人去競爭;二是繼續在本公司做市場營銷,與那幾千人競爭。如果你覺得從頭開始做銷售工作更容易成功,公司尊重你的選擇;如果你認為做市場營銷更容易成功的話,那么,公司希望你三思。”
多年后,離開惠普的高建華寫了《笑著離開惠普》一書。高建華曾經在惠普中國分部工作15年,做過市場總監、戰略規劃總監等。現在,高建華已經是市場營銷界一個知名的個人品牌。
“做一條反方向游的魚”,這種理念表現在個人戰略上,就是差異化;這種理念表現在管理上,則是一種重視創新的逆向思維。
(左左摘自《魚向相反方向游》)